我怎么想起要开书店的?
大学时代暑期我曾给书店代卖过书,真不知道怎么开始的,不是别人介绍的,是自己想出来的点子。在那之前还给商场卖过打折卡,这是别人介绍的,好像一张都没有卖出去,除了挫折感,还有深深的内疚感,有点骗人,并且自己骗术还不精。
在校园代卖图书赚不了多少,但又多少能赚点,起码能赚点饭钱,偶尔生意好,还可以食堂多打几个菜,请宿舍其他暑期没有回家的家伙打打牙祭。
那时,人们思想还比较简单,那时各种管制也比较宽松。你在校园树荫下摆个小摊子,不用担心有人赶你。那时还没有保安这个职业。
初始阶段,会有点不好意思,慢慢也就适应了,我甚至碰到了高中补习阶段的班主任,他参与高考阅卷,正好在我们学校。他先看到的我,先是他不好意思了,低了头,扭转了目光。倒是我高声喊了他。年轻时比较憨,没太多顾虑,活的更真实。
看来,我和图书这个行业有缘分。
1999年,北漂的时候,最初接触的也是图书行业。
我放慢节奏,发散性的啰嗦吧。
刚去北京是在人大西门住,海军大院,还是空军大院不记得了,对面就是城乡超市。院里面已经没有部队丝毫痕迹,应该早就社会化了。架子床,和大学宿舍一模一样,六人一间。住的基本是大学生,或者曾经是大学生。人大刚毕业的为主,准备二战考研的。也有外地来参加培训的——雅思、托福、GRE。还有国外回来的,暂时回国处理个人事物的,比如亲戚给介绍了一个女朋友,他回来帮忙办签证护照。
反正我当时的舍友就是这些成份。
刚去北京,我不会找工作,两眼一抹黑。那个即将出国的美籍华人的女朋友点拨我去海淀人才市场,然后把自己信息和求职意向输入人家的系统,这样有老板想招工,就会看到我的信息。如果有招聘会,人才市场也会通知我,通过呼机通知。要感谢我的一位大学同学,他那时也在北京,前女友去日本了,把呼机留下了。同学无偿把呼机给了我。
我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书店打工,在海淀图书城。那家书店曾经很有名气,历史悠久,非常悠久。这里我就不点名道姓了。
我是按图书编辑职位入职的。所以说,我和图书这个行业是有缘分的。
待遇是试用期每个月600,管吃管住。他们的宿舍我去看了,味道浓郁,即便如我这样的邋遢鬼也难以承受。另外,我当时和人大西门舍友相交甚欢,故没有搬到那里去住。
我在那里大概只做了一周吧,自然没拿到工资。离开那里主要原因是觉得受骗了,根本没做任何编辑的活儿,就搬运图书了。从库房把整包整包的书,通过三轮车搬到店里。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骑过三轮车,是现学的。年轻的好处是容易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心里没有多少恐惧和抵触。
三轮车骑啊骑,书搬呀,没见老板有什么其他安排。饭菜倒是不错,书店厨房自己做的,时至今日我都记得蒜苔炒鸡蛋很香。
然后有一天有人呼我,联系后知道是另一家书商。待遇涨了点,900元每月,不管住宿,中午给点盒饭。关键是确定去做编辑,而不是搬运工。
于是,我就果断离开那家名字很古朴的书店,不辞而别。多年后,我自己开书店时,我的一位也在海淀图书城的供货商,告知我,那家书店倒闭了。他与我都很唏嘘。一家很有历史的书店,熬过了近三百年的历史,经历了多次大的社会变革和民族冲突,最终倒闭了。
我在新东家工作开始的第三天,那个书店的老板,通过呼机还联系了我,我没有回应。
时隔多年后,我想,是不是当时他在考验我呢,劳我筋骨苦我心志呢?我一直记得他的名字。
海淀图书城后来也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了,有几年我经常去那里,北漂时在那里闲逛,开店后,在那里进货。印象最深的是,某一家开在图书城的非图书店铺,不停播放陈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对于刚刚独自漂在京城,举目无亲的我而言,真扎心。我这人泪点有点低。
今天就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