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之王周星驰塑造了很多经典的电影形象,像至尊宝、苏乞儿、唐伯虎、凌凌漆等等。无厘头喜剧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拥有无数的粉丝,被尊称为星爷。
周星驰是一个好演员,这一点毫无疑问。然而现实中的周星驰又是怎样的呢?与电影中幽默风趣、潇洒不羁的形象不同。现实中的周星驰性格内敛,沉默寡言,在娱乐圈几乎没什么朋友。一些之前合作开的演员导演,如吴孟达、李力持、王晶等纷纷离开了周星驰。王晶在一次采访中委婉的说:“ 我非常尊重他的演技,但我不是特别欣赏他的为人。我不讨厌他,只是在工作上,我认为不容易再合作。”
是什么导致了周星驰幕前幕后迥然不同的性格?回顾一下周星驰成长的经历,或许能看出一些端倪。
1962年6月22日,周星驰出生在香港九龙的穷人区。周星驰小时候家境不好,父母感情不和。在他七岁那年,父母离异,他和姐姐周文姬、妹妹周星霞随后跟着妈妈一起生活。1982年进入第11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夜训班学习,其后慢慢的从跑龙套一步步走到主角,并最终创立了自己的无厘头喜剧风格。
童年的经历给周星驰的一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段经历让他变得自卑,缺乏安全感。从周星驰的人际关系、恋爱、以及后期的影视作品中,隐约可以看到周星驰的回避型依恋人格。
什么是回避型依恋人格呢?在20世纪70年代,一位名叫玛丽-安斯沃斯的心理学家开发了一种系统,用来对父母和儿童的关系进行分类。这种系统分类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把很多儿童放到一个环境里面,观察小孩子和其他人的互动,观察父母离开以后他们是什么反应,父母重新回来以后他们是什么反应。
大部分的小孩子表现出一种安全型的依恋。一个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喜欢和其他孩子在一起,有很好的社交技巧,并且与同龄人相处得很好。他们对母亲离开感到痛苦,在父母回来后她们感到安慰。拥有安全依恋的孩子在压力下具有弹性,可以很好地管理冲突。
安全型依恋儿童的父母对孩子的信号很敏感,能迅速缓解孩子的不安,特别是当他们的孩子生病,受伤,心烦或沮丧时。他们对孩子表现出积极的感受,给予真正的爱和快乐。此外,他们还小心翼翼,不过度干扰他们的孩子,给予孩子尽可能多的自由,独立探索世界,同时确保他们的孩子安全。
当父母以爱和接受的方式始终如一地做出反应时,孩子就知道始终有人在那里支持和保护他们。有了这种保证,孩子们可以自信地探索自身和周围的世界,他们知道不管遇到任何情况,他们可以在父母那里得到安全。有了这个优势,他们将主动寻找更多学习新技能的机会,并且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技能。安全型依恋的基础,是知道父母总能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让他们去探索更大的世界。
有些儿童表现出回避型依恋。这种类型的孩子表现得有点奇怪,他们似乎不会因为父母离开而感到困扰,并且经常会在父母重新回来的时候故意怠慢他们。父母不在的这段时间,他们倾向于忽视其他孩子的感受,而不是表现出自己的感受。
如果父母在孩子情绪不安,生病或受伤时不能提供足够的安慰,则可能会使孩子产生回避型依恋。如果他们的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这些父母可能会变得不耐烦,无视或者抗拒。他们的孩子虽然可以接触到他们,但是当他们的孩子需要安慰和支持时,他们对这些线索并不敏感。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得知父母在自己遇到问题时不愿意或无法提供抚慰和帮助。因此,为了逃避父母的抗拒或敌意,这些孩子学会回避他们的父母并试图自己处理他们的痛苦,但收效甚微,一个这么小的孩子,要自己处理自己的痛苦,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父母离开时,这些孩子似乎不会因父母的缺席而感到困扰。在实验中,当父母重新回到身边时,他们不像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那样,表现出很高兴的投入父母的怀抱,反而对玩具或环境中的其他物体更关注,这反映了他们在主动地回避父母。因为在没有父母帮助的情况下管理自己的痛苦会给这些孩子带来额外的负担,他们的探索和学习比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要有限的多。
顺便说一句,在中国特定的文化环境下,更容易产生回避型依恋的孩子。中国的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听话,结果很多孩子很乖很听话,像个小大人一样。但这一切都只是表象,很多乖孩子其实已经和父母之间形成了一种回避型的依恋。人一生的发展是有阶段性和规律性的,小大人的结果往往是成年后变成巨婴。
回到周星驰,从很多与他合作的演员口中,周星驰给人一种“片场暴君”的形象。在拍喜剧之王的时候,吴孟达有一场戏(就是下图的这一场),那时候吴孟达是发着高烧坐飞机回香港拍的。由于发烧,状态不好,拍出来没有达到周星驰想要的效果,NG了很多次,结果吴孟达越拍越没状态,恶性循环,周星驰一直坚持要吴孟达拍到满意的效果为止。最后连导演李力持都看不下去了,走出了片场,让周星驰和吴孟达在那里继续拍。吴孟达是和周星驰合作次数最多的演员,尚且如此,其他演员更不用说。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周星驰对艺术的追求很执着。对艺术执着,追求完美,这本来没有错。不过像吴孟达这样发着高烧,刚下飞机就赶过来片场,完全没有休息的情况下,还这样追求完美,未免有点太不近人情了。缺乏基本的同情心和同理心,是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回想一下那些回避型依恋的小孩子的表现,他们倾向忽视玩伴的感受,是不是和周星驰在片场的表现很类似?
一个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除了会回避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物,对于自己喜欢的人和事物,也会采取回避的态度。童年时在父母那里得不到足够的关爱,自己的感受也往往被忽视,让他们害怕被自己爱的人伤害或者忽视,所以对于自己喜欢的人,反而会疏远。即使对方向他表示好感,也往往会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启动自我保护机制。这让他们很难建立起亲密关系。
周星驰早年曾自曝理想女生,要有长腿、丰满,不要太高,也不要太矮,眼睛大大,看起来要温柔,个性要活泼可爱。这,不就是紫霞仙子朱茵吗?朱茵在拍逃学威龙2的时候和周星驰相识,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对至尊宝的感情令人印象深刻。现实中,朱茵也承认,她跟周星驰有过三年的地下情。当时香港媒体甚至传出他们谈婚论嫁的消息,但是这段感情经过三年突然就嘎然而止了。
其后,周星驰与地产大亨于镜波的小女儿于文凤进行了长达13年的爱情长跑,但其结果,却是以于文凤以佣金问题把周星驰高调告上法庭而终结。在这13年里,媒体多次拍到周星驰和于文凤出街拍拖,但都是一前一后。有一次他们在街上遇到狗仔队,周星驰甚至独自坐计程车走人,把于文凤一个人留在街上。可见回避型依恋的人格特征,已经深深烙在了周星驰身上,挥之不去。
50多岁的周星驰,在一次与马云谈话的电视节目中,被粉丝问到婚姻问题,很尴尬的不知道怎么回应,头发苍白,目光无神。当时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不禁陷入了沉思。周星驰的电影事业,无疑是成功的,但是他自己的人生呢?他幸福吗?
童年的底色,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基调。每个父母都面临一种选择,是努力改善亲子关系,建立起一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呢?还是让回避型依恋伴随孩子一生?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帮助孩子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