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读了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的《影响力》,他先后在于北卡罗来纳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执教多年,全球知名的说服术与影响力研究权威。 本书主要讲影响力的六项武器,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外加一个总能发挥作用的对比原理,几乎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能用到这些武器发挥作用或者找到证据。下面我们来说下影响力武器之一的互惠原理。
什么互惠原理?
互惠是指各方在交换过程中一系列被大家所认可的准则,即一方为另一方提供帮助或给予某种资源时,后者有义务回报给予自己帮助的人。因为“互惠”是一种本能,它是不受理智控制的,即使是陌生人,甚至是一个让对方很不喜欢的人,如果先施与对方一些恩惠再提出自己的要求,也会大大减少对方拒绝的可能性。利用好这一原理可以大大提升个人影响力和幸福感。
人际关系方面
人类自古就有“礼尚往来的习俗”,当我们收到他人恩惠时自然产生负债感和知恩图报的倾向。就如你的朋友请你吃了顿饭,你之后找机会就会回请他。他在你生日时送了你礼物你也会让合适的时机送上相应的礼物。他之前帮了你一个小忙,你也会某种方式汇报他。人与人之间通过互惠原理,建立彼此信任,形成情感链接,最终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个人工作方面
在我们公司每天早会之前大家一起会背诵工作人员信条,其中“团结互助,不断进取”这一条应该就是利用互惠原理,让我们在工作中互相帮助。我们部门各个岗位分工明确,但由于个人工作效率加之每天的工作任务不确定性,员工们又不善用互惠原理导致有的岗位早早完成任务在那休息,有的岗位忙到要加班。后来有同事在自己忙完的情况下主动帮助其他岗位,那么等到自己忙不过来时,那些之前他帮助过的人都来帮助她。这样形成了互帮互助的氛围,大家都能及时的完成当天的工作。通过你来我往的交流,不仅促进了彼此的关系而且大大提高了每个人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企业的利润。
群体和国家方面
知恩图报一直以来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我们接受了别人好处或帮助,就会尽力补偿对方。在近几年中国遭遇的灾害时,人们的表现很好的解释了这一原则。去年武汉疫情爆发时,当记者采访一个护士,问到为什么这个关键时刻只身前往武汉?她回答“我和她们都不一样,因为我是汶川的孩子!还有一位汶川的幸存者曾三次请命前往武汉,人们都知道08年的汶川地震,100多位伤者送往武汉治疗。汶川人也都在用实际行动感谢武汉,疫情期间汶川民众自发为武汉人民送去100顿蔬菜,卡车上还贴着一句感动的话“汶川感恩你,武汉要雄起”!还有刚过去的河南洪灾,武汉第一时间派出167名消防指导员和29辆消防车。增援队和湖北自愿者共同捐赠物资增援河南,你救于我疫情,我助你于洪灾。全国各地响应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号召,共度难关。
还有国家之家的互助,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灾难,于我国多有纠纷的日本也伸出了援手,捐赠十万套防护服和其他救灾物资,印象深刻的是在给中国救援物资包装箱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不久疫情在日本爆发,中国也竭尽所能的帮助。捐赠5000套防护服和10万只口罩,物资包装上也写到“青山一道,同担风雨”。投以木桃,报之琼瑶, 这种互助的形式,增加了国家之间的友谊,甚至可以改善之前不太和谐国家之间的关系。
“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或许在这些家国大爱之间,我们再谈互惠会显得肤浅,但不得不承认,这些现象底层逻辑上都基于同一机制:互惠原理。掌握好互惠原理,于个人增强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效率于国家增加两国友谊,互助共赢。愿我们在互惠的机制下越来越好,相信善良是一场有序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