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遗忘?记不住新东西是我不够聪明吗?

当你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之后,你会发现大部分知识会在一天快速被遗忘。

是自己不够聪明还是自己不够努力,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疑问?

其实当你接触到任何新的事物的时候,都会把绝大部分内容遗忘掉。

这是一项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发现,被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告诉我们,记忆的内容会在1小时后剩余44.%,在一天后剩余33.7%。

所以,遗忘是不可避免,这是我们人脑特殊所在。

那人脑为什么要遗忘,而且遗忘速度这么快呢?人记住更多东西不是更好吗?

这个问题,我想从生物演化的角度去解释。

地球上的生命不断进行演化,都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

比如一种生物学现象——拟态,为避免天敌,有些昆虫长得如同树叶,就减少了天敌对它危害,从而携带这种性状基因得以繁衍。

大脑的演化也需要适应环境,而周围环境是多变,如果一种思维模式固化,那就很难适应各种环境。

所以适应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跟随环境变化,防止思维模式固化。

我们的大脑就对很少使用的技能或知识,不断的进行遗忘。对高频使用的技能或知识,进行记忆加强,最终固化到不需要思考就能使用。

由此可见,遗忘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现象,完全不用担心自己学东西记不住,那是因为你使用的太少了。

如果你真的想记住一个东西,那你就制造场景去用它,利用大脑的特性,遵循自然演化。

这里举一个能让你使用一个知识的场景,那就是写作。

而且每天都要写,把你能很轻松就能想到的知识写完,然后你就会去挖掘更深层、更难调用知识,不断的加强它,你就会掌握这个知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