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具类(用以解决特定的单点问题的)
相机(美图秀秀、美颜相机、快手、FaceU……)
输入法(搜狗、百度、讯飞……)
浏览器(QQ、UC、搜狗、360手机、百度……)
手机管家(腾讯手机管家,360安全卫士……)
邮箱,WiFi钥匙(WiFi万能钥匙、上网神器,腾讯wifi管家),微信分身版(同事登录多个微信账号)
这类产品分析时应该重点看是否好用,效率高;重点思考如何留住用户?如大姨吗,从工具转社区
二、内容类(提供持续可打发时间或有价值的信息)
咨询(腾讯新闻、天天快报、今日头条、网易新闻、搜狐新闻、ZAKER、一点新闻、即刻……)
垂直类的(易车汽车新闻门户、军事头条、中关村在线科技类的)
视频(爱奇艺、优酷视频、腾讯视频、乐视视频、芒果TV……)
这类产品应重点考虑的是商业模式如何形成闭环。用户也会关注内容是否有趣,是否满足个性化需求
三、社交类(让用户彼此建立关系,广泛来说,社区、社群等也是社交)
视频类直播,移动秀场(映客靠颜值的秀场、花椒、YY、ME……)
熟人社交(微信、QQ)
陌生人社交(微博、探探、陌陌)
垂直领域(豆瓣、Lofter、领英……)
这类产品是否成为在于用户多、活跃度高
四、电商类
自营(京东、唯品会、苏宁易购、国美在线)
平台型(淘宝、天猫、小红书)
有特色(蘑菇街、拼多多、返利模式,分期乐,贝贝专注母婴的,网易1元购,京东到家生鲜类的)
闲置物品、二手类(闲鱼、猎趣)
跨境电商(洋码头、小红书、考拉海购,聚美急速、HIGO、私蜜搭、蜜芽、菠萝蜜全球购)
O2O类(58同城、美团团购、百度糯米、汽车之家、安居客、大众点评)
都是B2C模式的电商平台,有别于自主电商和垂直电商,平台电商包含的商品种类多,促销活 动频繁,目标用户的跨度较大,因此APP设计时应把握:1、商品分类清晰2、搜索结果准确3、推荐展示新颖4、支付方便,并且支付渠道较全
五、游戏类
……
-------------------割-----------------
六、现象级产品(跟上面的五大分类可能是有重叠的)
例如2016年突然火起来的APP:FaceU,直播类APP,how-old,鬼畜输入法,小咖秀……
这些app一夜爆红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借助社交渠道的力量:特别是微博、微信的传播
可以去知乎上看看FaceU是怎么火起来的,戳这里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738258,总结下来就是:
明白产品处于什么位置?(用户是否觉得新鲜有趣,产品质量)---娱乐社交类型的产品---打造意见领袖,引导全民狂欢氛围--哪些是意见领袖?--根据用户特征确定(用户是女性、90后00后,所以找用户感兴趣的意见领袖)--群体偶像、网红、推手
还有就是O2O市场,资本市场整体依旧趋热,千百个O2O产品倒下去,千万个O2O产品站起来,美甲、医疗的“火”灭了,驾校、教育的“火”烧起来。
-----------割--------------------------------
有没有好的产品?什么是好产品?(解决某类用户的需求就是好的产品)
记账:『Timi记账』。『Timi』功能比较简洁,刚好可以满足需求。平时记账,到最后可以看到一个月的统计。而『随手记』七八个tab,干扰了我对主要功能的使用。
工具:『奇妙清单』和『Evernote』。由于是国外产品,所以同步比较慢。
电商:『什么值得买』、『果库』和『豆瓣东西』。『什么值得买』经常会推荐比较划算的产品,还有网友晒单,我在买东西前回去看,这已经变成我消费决策的东西。还有果库和豆瓣东西,这两个每天都会推荐比较好的电商产品,可以看到很多设计很好很漂亮不是很贵的东西。
社交:『same』。same的确和豆瓣一样,偏小众,比较有特色,小圈子的人聚集在一起,拿到了腾讯的投资,小而美的团队,团队和产品都是非常不错的。
旅游:纯银的『蝉游记』。纯银和kentzhu。纯银是非常优秀的产品经理,而且有特别好的学习心态,做了十几年的产品经理,还在每天画原型图,规划版本和细节。
应用市场:『最美应用』。每天都会推荐很多产品,可以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