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阅读的第一本书,叫《次第花开》。这是一本能让人有底气以柔和的力量面对生活里种种喜怒哀乐的书籍,选择这本书开年,也是怀着对自己新年祝福的美好寓意,期待自己能慢慢成长为温柔且有坚定力量的人。
这本书的推荐语“藏人精神保持愉悦的秘密”,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最大的感触正是心灵的舒展和发自内心的愉悦感。这种纯净美妙的感受,不来自外在物质富足、不来自他人赞许认同、更不来自生活本身,而是源自“本来无一物的心灵”,当心灵可以不依托于外物而获得宁静、平和和喜悦时,获得解放的就不仅仅是心情,更有人生。这是一种不会把生活弄的拥挤的人生,一种能够接纳自己并能可自己独处的人生,在我看来唯有这样的人生才算得上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提到藏人精神的“秘密”,就必定会提到藏传佛教,书中也涉及很多佛法教理,但是无需担心不理解或太深奥,堪布的文字温和、细腻、生动又现代,即便是最深奥的禅机、箴言、思想,也能看得懂!而且是“次第式”地,由浅入深的慧言慧语,看得时候如同与家中长辈围炉夜话般亲近,舒缓掉一天疲惫的同时又备受鼓励和启发,在琐碎又无常的生活中,坦然面对内心的任何波动与本性,无论是喜是悲,是易是难,甚至是生是死,更能扩大心性由自己触达别人,同理心般感受他人的疾苦,平等地对待任何人和任何生命,不傲慢,不浮躁。也在潜移默化中了悟了一些最朴实常见但又容易被忽略的真谛。这真谛的根本性,宛如美术中的三原色,物理中的基本定律,几何中的基本公式。
之前看到一句话,“经历过非常时期,会记得一切如常是多么珍贵。”没错,时代越复杂,生活越要简单,内心越要干净,如果想把心灵锻造的柔韧又刚强、理性又感性、骨气又底气,那么这本书真的不能错过。
如果用模块来拆解这本书的话,这本书主要分这几个:
1、认识烦恼,珍宝人生(第一章):人生充满烦恼,以烦恼为契机勘悟世间万象本质,并从烦恼入手去实现息止烦恼作为最终目的。
2、真正的佛法(第二~三章):从正确认知佛法到皈依上师,再到慈悲心与菩提心的修行。对于佛弟子是走出修行误区的引导,对于常人则是认识佛法的科普。
3、通达人生,化解痛苦(第四~五章):这一部分多为堪布的随感,有藏人们处世为人的日常和修行日常,以及切实化解痛苦和危机的方法。
对我来说,看书、思考、记录、书写,是一个输入——整理——输出的过程,也是将“秘密”内化的过程,更希望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有机会真实地去读一读本书。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在人人标榜效率和成功的时代,大多数人都是希望心愿快速达成、名誉和金钱也显得更为重要,但是,如果心的定位都错了,那即便是外在成功了,内在的痛苦和困惑丝毫不会减少,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把心修正了再奋斗,路会走的更远!
借由这本书,倒是很想写一写,自己这几年去藏地的一些感触,这个后续会慢慢写出来~
▷▷书摘◁◁
1、什么是快乐呢?
痛苦消失就是快乐。
不要把快乐看的太严重,好像不郑重其事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就不能得到它似的。
2、忍辱中的勇气也不是来自意志力,而是来自内心的柔软和开放。
(这种忍辱,不是常规所理解的“忍气吞声”,而是坦然接受自己的处境,与怯懦也完全不同。)
3、成人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分歧和不同,这的确很难,因为人人都只想改变别人,不想改变自己。
4、人们总是把因果和报应相提并论,我却不喜欢“报应”这个词,因为它让人感觉冷漠、疏离,有一种惩罚的以为。我们不认为,如果我们自己做对了,就会有人赞赏、保护我们,如果做错了,就会收到处罚。事实上,从头到尾我们都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5、我常想:心向佛法的确需要胆识。佛法不像你承诺安全感或确定性,事实上,它恰恰要打破你对安全的幻想。
人们爱把生活弄得拥挤而热闹,忙得团团转,以免和自己独处。心向佛法的人却是决心要和自己亲密相处。
6、关于修行:
放松可以说是修行的第一课。
7、我们的初衷是让自己免于痛苦,得到安逸,而实际做的却是用一种痛苦代替另一种痛苦。
把自己看的太重,是我们另一一个顽强的习惯。
我们只有不排斥别人才能接受自己。
8、轮回是一种习惯,不断改变习惯,能让那股巨大的惯性慢慢停下来。
9、与自己亲密相处有两层含义:一是诚实地觉察自己身、语、意的所有活动,二是柔和地对待自己。
10、为别人的成功、健康、善举、快乐等而高兴就是随喜。
11、嫉妒表面上是对别人不满,实际上反应的是对自己的不满。我们在哪些方面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就会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对别人的嫉妒。
12、与慈心相比,悲心需要更多的温柔和坚强。肯去承受痛苦不是因为嗜苦成癖,而是痛苦让我们放下骄傲,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并透过它,体念到其它的恐惧、伤痛和烦恼。人们常常因为感觉到自己的脆弱二变得充满攻击性,试图以生硬和残忍来保护自己。悲心的训练确实反其道而行,因悲悯自己而悲悯他人。
阅读本书时,最喜欢搭配的一段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