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应该扶志气
今天,我们医院的党委一班人和院委一班人,到我们医院的扶贫点去慰问该村的贫困户。
在我们深入的四户贫困户中,有一位84岁的孤寡老人,老伴去世了,没有儿女,一个人生活,家里确实很清贫;还有一位是寡妇,也是一个人生活,而且行动还不便。其他两位都是有儿有女的人,只是孩子们在外地打工,一年四季不回家,就连过春节也不回来,留下一个孤独的老人一人在家里过年,看着真的实在可怜。
不论参加下乡扶贫的我们医院的人员,还是乡镇的领导干部,都对孩子在 外地过年不回家,或不把老人接到身边过年,不陪伴老人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或发出感慨,或提出异议,甚至给予谴责。
对于这件事,我的看法是,扶贫只能解决老人临时的问题,长期的孤独无助是帮不上的。在国家单位帮扶的同时,乡镇和村里的干部,还应该从思想上、道德上去教育村民,人都有老的时候,在外出打工挣钱,改善自己生活的同时,也要尽到孝道,要想到老人一个人在家里的孤独、无助、不便,要时时地关心他/她们,让他/她们的晚年能过得相对幸福一些,快乐一些。
所以说,扶贫先要扶起人的志气,唤起人的善良和孝心,这也应该是扶贫工作的一部分。
扶贫给该给钱而不是物
在这次春节慰问中,我们医院给每一位贫困户准备了米、面、油、麻花等过年实用的物品,同时,也给每户发放了500元扶贫款,这很好。
在得到的订阅专栏《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中,薛兆丰老师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扶贫工作提出自己的认识,通过学习,我也认识到用经济学思维看待问题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有人认为,扶贫就是给穷人物品,他们没有食物,你给他们牛奶和面包,他们没有住所,你给他们解决住的地方,这就是扶贫,这就是慈善。用经济学的思维来看待这件事,那就不一样了。对于穷人,我们应该给他们钱,给他们资金,他们可以用这些钱,这些资金,去买他们想买的东西,而不是牛奶和面包,也许他们有人对牛奶过敏,也许有人不爱吃面包爱吃馍馍。只有给钱,才能让钱来发挥它的最大作用,他们可以把钱用于自己最想用的地方,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当然了,起码的条件是,他们是有一般认识的人,不会把这些扶贫款随意地挥霍掉。
所以,对于穷人,应该给钱,让他们去买他们想买的东西,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才是扶贫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