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人生 | 以小见大,缩微式园林枯山水

国地大物博,自然景观多姿多彩,山水风光或雄壮辽阔或秀美蜿蜒,蕴涵着无穷的美感和意境。

各地人们出于对风景的不同理解和偏爱,三千多年前就出现了中国园林艺术。

和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深受中国园林影响。

公元538年,日本派遣一些学生和工匠到中国学习内陆艺术文化,经过长期实践和创新,形成了日本独特的园林艺术。

随着禅宗在日本的流行,主张修习禅定,简朴,自律,冥想的修行方式促使禅宗修行者摒弃以往的池泉庭院,转而使用常绿树木、砂砾、岩石等少量元素的放置而诞生出一种名为枯山水的庭院。

枯山水,顾名思义无山亦无水,但处处都能从中发现山和水。

砂石表面耙制出不同样式的纹理表现水的流动,甚至云或雾的自然现象;以自然石块的有致迭放指代山峦或岛屿。

看似寥寥数笔勾勒而成的景观实则经过巧妙的布局,对组群、平衡、运动和韵律等充分权衡过,总体布局相当协调,以至于移动其中的一块石头都会破坏整体的美感效果。

这极其简洁朴素的场景能让人安静下来闭目冥想,不由自主凝神静气地让自己融入这片砂石构建出来的天地。

如此景致建立在雅致幽静的寺庙庭院中,更显深邃,震撼人心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人们对人生的思考。

枯山水的美如同人生的美,隐藏在这简朴的景致中。

个中元素拆开了逐一观看,不过枯燥的砂砾石块,看山没有山,看水没有水。

当你抽身出来着眼于整体景观,平铺的砂仿佛流动的水漂浮的云,矗立的石是山峦也是岛屿,从静止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在这种超然的视野下,看山有了山,看水有了水。

我们所处的这片天地何尝不是宇宙中的一个缩微式世界。

人就像是其中的砂石,不过是千千万万的其中之一。然而这个或壮丽或清幽的景观正是由这普通的砂石组建而成,缺一块或移一下都会让整体出现违和感,既平凡又独特。

禅意人生,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