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免不了剁手,可问题是去年剁手的书到现在都没有去看过,又来了一箱又一箱的书。阅读焦虑突然让我觉得颇受不了。
之前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它的作者一年可以看365本书。当时我就觉得一年365本,那是神人干的事情,我就不要看那么多了,我好歹来个一百本吧。但是后来发现别说100本啦,可能50本也许我都看不了。
因为我看书特别特别慢,尤其是那些大部头的的专业书,而且还想让自己读懂,再记住。偏偏我认真读了一遍又一遍,几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看了一本书的时候,回头再一想好像这本书我啥也没记住,除了书上的横线笔记本上的摘抄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而且有很多事我是花了线,却并没有做摘抄的。这让我更加羡慕那些可以快速读书的人。
面对着一箱箱的书,不读肯定又会被人唠叨浪费,我就在想到底别人读得快原因在哪儿呢?专业写书评的土豆姐姐甩给了我一本书——《快速阅读术》
我的天呐!这再次更新了我对读书这回事的概念。
本书作者印南敦史一年可以读700本书,他已经读过了超7000本书,更可怕的是他是一个一年可以出600篇书评的人。
可是这个人小时候出过车祸,20多岁的时候还认为自己脑袋有问题,根本不适合读书。
原来他也和我一样是个读的特别慢的人,只是他后来发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现在读的特别特别快。捧起这本书我终于发现原来读书快是可以有方法的。
《快速阅读术》可以分为三个大部分:
1、解释日常生活中我们读书慢的原因。
2、快速读书的方法。
3、如何获得书并和书籍告别。
如果你只想知道如何快速读书,几乎只看前三章就可以了,不过这本书统共也才六章,是一本比较薄,但是非常实用的快速读书培训手册。
一般人为什么读书慢呢?作者告诉我们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很多人都愿意仔细阅读认为仔细阅读的更加便于理解和记忆,第二个原因则是为了从书中吸取知识,为了便于记忆,结果让自己浪费了时间。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困惑,反正这两点我是全部都中招儿啦。
当看到我觉得特别重要的一部分的时候,我都愿意多看几遍,但是我发现就算当下我多看了几遍,当我合上书的时候我还是没有办法把它们全部记住。尤其是对于那些我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我无论当时看了几遍,我还是会飞快的把它们忘光光。
这同时还让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当我刻意去记住书上的原话的时候,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生硬,而且不利于创新。
当看到《快速阅读术》中解释的原因时,我豁然开朗。原来我也可以读的快,只是就因为这两个误区不停的磨蹭在一本书上,我还开心的自我安慰,看我读书多认真。结果呢?既没有效率,又没有效果。
作者还帮我们界定了那些书适合快读,那些书不适合快读。他读的书一般都是要做书评的书也就是大部分是我们现在所谓的畅销书籍,这些书确实是可以快读的。比如说他的《快速阅读术》我就花了2小时35分钟读了两遍。
怎么达到快速阅读呢?他给自己的阅读方法提了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流水式阅读”。我觉得这特别像我给闺女读绘本。我们是拿起一本书就开始读,一本一本走起,走起,又走起,飞快的阅读,根本不在乎是否看的懂。只有遇到女儿特别感兴趣的书籍,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多读几遍。
这样的结果是在我从来没有刻意要求她输出的情况下,她就可以复述那些绘本,就连只读过一两次的她都可以蹦出那些她感兴趣的句子。有一天我们回老家,在看到村子的时候,她自言自语的说:“终于看到我们的小村庄了!”可这是我很久之前给的讲的故事,没想到她却在适当的时候输出了。
我想这就是流水式阅读的魅力所在,就像我读这本《快速阅读术》,我运用快速阅读术的方法,一边读,一边记录了笔记,第二遍的时候,补充了前面的笔记,然后就是我在写这篇评论了,这个时候我又把那些对我来说重要的情节复习了一遍,其实我记住的是什么?不过是对我来说感兴趣和有用的。但是对于其他的知识点,比如怎么选书,怎么整理书架,我则没有过多的在意。
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老期望通过精度,细读来获得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可我们毕竟不再是高中生了,我们缺少了必要的刻意复习,所以记不住多少。倒不如速度,然后记住让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然后从中选出最适合的书籍再细读和刻意练习呢。那样反而记住的更多。
简单的说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是需要取舍的,对于一些不重要的东西我们需要跳读,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关键词,直达让自己心动的部分,自然就节省时间了。
书里介绍了一行摘录,一句评价和一句感想的方法,让我们学会在摘录的时候,并不是抄书,而是把感兴趣的东西换成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无形中让我们做到了再次理解。
可是很多人一提到读书就开始发愁,觉得自己没有时间,要么是看不下去,这个办法怎么解决呢?
习惯!习惯成自然啊。我们忘记过吃饭睡觉吗?几乎从来没有!其实读书也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只是我们想要先培养自己读书的习惯。方法非常简单,固定时间和地点,哪怕每天早起读书10分钟,坚持21天也可以让自己养成读书的习惯的。但是最初一定要选择那些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样自己不容易倦怠,更容易形成习惯。
一旦习惯形成,我们就可以给自己加大难度。第一加入自己不喜欢的书籍,第二是给自己制定读书计划,给自己固定好那天读那本书 。书上的建议是一周六本,还有一天属于自由阅读日,这个时间是留给那些不适合快读的书籍。
所以适合快读的书,就飞快的浏览吧,而需要细细品尝的书,依然是需要精读的。
当我们会速度的时候,书从哪里来呢?书里作者算了一笔账,他觉得自己无力一个月用3万多日元来买书。可是他看的书哪里来呢?图书馆,二手书店和实体书店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然后还有一些出版社的赠书。
总之不要怕没有书可以读,就怕不读书而已。不过对于那么搜集到家里的书怎么办呢?
养成整理书架的习惯,每三个月整理一次,按照书籍出版时间来整理,对于买到手里一年以上自己都没有动过的书籍几乎就可以弃置高阁了。
因为这部分不是我感兴趣的地方,所以就一带而过了。总之想要快速读书,就先给自己做个读书计划,然后让自己每天读本新书把!也许你也是十年后读了7000本书的那个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