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学生教学《一个母亲的心》,这是一篇小小说,讲述了一个瘦弱而坚强的母亲为了挽救脑肿瘤的儿子,日复一日地精心安排许多关心儿子的来电,虽然没能留住儿子的生命,却留住了许多人的关爱和敬佩的故事。
学完文章,孩子被深深感动的同时也有些许疑惑,有的问:“院子里为什么是光秃秃的墙?”是啊,医院病房里的窗子外面怎么会有金灿灿的油菜花呢?
聪明的孩子们回答说:“那是母亲善意的谎言。”
我又问:““小玉跟我们得的是一个病,现在,自己能在院子里散步了……”母亲这句话省略了什么呀?”
孩子愣住了,他们毕竟不到十岁,还不能很好得把握言外之意,于是我启发说:“既然小玉能自己在院子里散步了,我们和她一个病,那么……”“我知道,我知道……母亲是鼓励儿子,说他也能像小玉一样……”“对对,眼睛也能看见,病也能好起来……”
事实上,母亲很明白,儿子的病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性。但是她卖掉居住的房子,卖血,精心安排亲友同学给儿子打电话,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母亲炽热的爱子之心,我提问孩子:“你想对这位母亲说些什么呢?”孩子七嘴八舌开始讨论了。有的说:“你真是个伟大的母亲,为了儿子,你卖房卖血,始终没有放弃,我很佩服您。”有的说:“阿姨,你是个好人,您知道儿子的病几乎无法治愈,还付出那么多,甚至骗儿子,但是那是因为您太爱儿子了,我希望我妈妈也和您一样。”有的说:“您真伟大,虽然您儿子离开了,但是还有很多人关心着您,希望您不要倒下,更加坚强的活着。”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今天腾讯新闻里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及时讲给孩子们听,一个杭州两岁的溺水孩子,父母因为没钱,两度放弃治疗,医生却说再给一天时间,坚持治病救人为天职。
十岁不到的学生也许无法理解这个社会的复杂,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看法,一个孩子说:“老师,课文里的母亲为儿子治病可以卖房子卖血,现实里的父母为什么这么早就放弃孩子了呢?”
另一个孩子说:“他们没钱。”马上就有反对的声音了:“他们是两个人,课文中才母亲一个人。”“对呀,课文中母亲还卖鸡蛋饼维持生活,可是他们呢,虽然是泥瓦工,一个月只有2000块,比那个母亲强吧!”孩子的眼睛真是敏锐,我都没有觉察到这一点。
“反正又治不好……”孩子当中竟还有这种声音,我的心震颤了一下,其实细想,新闻里那个父母不就是这样的想法吗,因为过早放弃生的希望,担心人财两空,生命的天平偏向金钱,轻易向残酷的现实低头,可是现实给了他们最讽刺的一击,我说:“同学,那个两岁的孩子现在已经转到普通病房了呀!你如何就说治不好呢?”
没想到这孩子低下头,却还嘴硬:“他们没钱……”我不由得起了怜悯之心,尽管刚才有学生说过课文里母亲卖房卖血给儿子说善意的谎言,可是依然没有打动这个孩子,这个衣着最朴素学习很一般的孩子,他固执地生活在“没钱没希望”的深渊里,我不知道他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想必不富裕吧,可怕的是他精神的贫穷和困窘。但是我看见他毕竟低下了头,我想他也许有自己的道理,他一定在思考,只是暂时没有想透,我开始了总结:“不管怎么样,无论出于什么考虑,这对父母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孩子们,你们慢慢长大了,对生活都有自己的看法,千万记得一颗真心,一颗善心。还有,关注生活,才能学好语文,明白吗?”
孩子们依然在讨论,讨论他们身边类似的事件,说着那些令人他们唏嘘的故事,我想我的目的达到了,一篇课文能带给他们的毕竟有限,但是,只要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也许,这就足够了,教育的本质应该就是去培养孩子们热爱生活,关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