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快速、博纳万物、智能高效……豆包、DeepSeek、Kimi、ChatGPT等“AI”助手正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被大众所探索、运用在各个场景,毫无疑问,“AI”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办公助手。
大胆尝试,同“AI”与时俱进。面对时代迅速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成熟的科研成果,我们倒也不必将其视为“洪水猛兽”,消极抵触。“AI”助手拥有庞大的信息库,将其运用至繁忙的基层工作当中,有利于构建数字型政府,让政务更加高效,服务更加便捷。年轻干部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强,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妨对“AI”助手进行尝试与探索,不熟悉的业务问一问,疑难问题点一点,能够让一些基础性工作更加高效。
为我所用,与“AI”一路同行。在基层治理等工作当中,合理使用“AI”可以减轻工作负担,让“AI”成为政务助手,在文章材料撰写前用其搭建框架;在收集反馈时迅速了解社情民意;在新政策、新精神发布后获得深层解读;在干部初任履职时补充业务知识;在业务完成后及时校对核查……把“AI”当成我们的良师益友,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政府服务当中深度运用的良好实践,提升了基层工作效率,提高了为民服务办事能力。
常怀忧患,对“AI”取长补短。尽管“AI”助手为基层工作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其中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也不容忽视,政务+“AI”固然是创新之举,但要注意时刻以人为本,尤其是关乎民生福祉的大事,涉及保密工作的要事,更要防止数据泄露,保障网络安全;基层工作事务多,村情民生各有不同,“AI”助手虽然有极为丰富的数据库,但具体情况仍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来把把关,提提建议;面对不同群众的心声和诉求,也需要人来给予关怀和温暖……
科技发展创新让“AI”助手愈发智能,“AI”+政务也是必然趋势,用好智能助手,可以为基层“节能续航”,但要牢记“助手”二字,坚持以人为主,积极迎接挑战,用好用活“AI”,才能让群众受惠,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