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摘要:
从小学1~6年级,我们需要无数次的跟儿童——不管是单个的儿童还是全班的儿童——就自尊心或者自我展开持久的讨论。这个我认为很重要。这个过程是一个发展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也是发展儿童元认知的过程。所以我们把它概括为两点:第一点就是帮助儿童理解自身的反应模式和生命风格,这就是元认知的一部分;第二就是探讨最佳的应对策略并反复实践。
这两点,在今天这个时代非常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好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建设一种我们跟儿童之间良好的关系,满足我们那颗玻璃心——玻璃心不是说不能满足,但是不能够助长欲望,停留在关系中——而且好的关系要帮助儿童在学业的天赋能力上获得成功,让他们进步,在成长中去体验知识和能力带来的自卑感,或者说权利感。这是增强自我水平的核心方式。同时我们也要告诉儿童,哪些事情要重视,哪些事情无所谓。不是说无所谓就不好,有些时候就是要无所谓。
比如你很爱学习,人家会抽烟、会喝酒、或者人家会唱,你唱歌不行,但是对你来说无所谓——不需要在那些地方跟人一争长短。有时候,尤其对我们老师来讲,有没有获得相应的奖励或者荣誉无所谓。关键是什么呢?成长。玻璃心也好,自尊心也好,既有消极意义,又有积极意义。
感悟:
这段话真的说的很好,有时候就是要无所谓。从小到大我就属于五音不全的,所以我特别羡慕那些能唱能跳的。而且从小我身体不好,所以我特别羡慕那些运动细胞好的人。但是后来我才发现要去跟别人的长处比拼的时候,自己那个自卑真的是自卑到了极点。所以这一点我觉得魏老师真的真好,不要拿自己的不足地方去跟别人一争长短。
其次呢就是这个职称 。唉,职称的痛,大部分老师都懂。原来我也纠结了几年,也做了一些事情和努力,后来我发现我真的很不开心 。于是我慢慢去阅读,在阅读过程当中我发:现在我30岁的时候我就成为了全市最年轻的市级骨干老师之一,源于我工作前十年很纯粹的努力,我根本没有去想要获得什么荣誉,就是一心一意想把事情做好,时时刻刻想着孩子们。而在我评为市级老师并调入市区学校之后呢,我反而想往更高的台阶进展的时候,无意中我开始在乎荣誉,逐渐市区了初心,反而事与愿违。现在经过这几年的适应调整之后,我觉得真的是成长更重要。自己的心态放稳了,成长起来了,心里特别的踏实,这感觉真好。
摘要:
接下来围绕元认知,我们来做逐项的讨论:
第一类是自然缺陷。
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
第二是环境劣势。比如说贫穷这件事情,也是可以跟儿童讨论的。我们要跟儿童强化一些认识。第一,贫穷不是我的错。第二,贫穷不是父母的错。第三,贫穷压根不是一种错,它只是一种处境。所以真正可怕的不是贫穷,而是贫穷感。或者说真正可怕的不是贫穷或者富有,而是穷人的思维。穷人思维的核心是觉得世界上吃饭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富人的思维是发展,甚至可能是自我实现。这跟钱多钱少没有必然关系,许多暴发户往往就是穷人思维。
第三类是竞争中失利。
核心就是要帮助儿童养成成长性思维。
感悟:这一节内容不仅是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对我自己的成长也是很有积极影响的。我觉得很多时候真的是认识上的问题,就比如说教师的成长,个人的成长。我家里有一些亲戚,他们就是想加入有钱人家或者嫁入高干之家,认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而我觉得终身学习很重要,在我最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并没有留在市区学校,因为我很清楚我家这种背景,而且当年没有这样的招聘,于是我就到了偏远的乡镇学校去工作。经过近十来年的努力,我回到了市区学校,并且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有了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教师过剩的言论,我并不是非常的害怕,因为我做好了终身学习的准备,并且从未放弃学习。在学习过程当中,我心里非常的踏实,不断拓展自己的认识,不会说风就是风,说雨就是雨,我有了自己的判断了。
生活上我也有了自己的判断。比如生病,我跟我父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父母生病了,很害怕去医院,觉得医院里面没有关系,没有背景,医生就会么样。而我几次住院,都是自己一个人去了医院,我医院并没有那么可怕。积极配合治疗,还认识了非常友好的病友,医生护士对我也比较友善,有些还成为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