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哪一天开始,
一觉醒来,
我仿佛生活在一个“模式”的时代里。
街头巷尾,
大家探讨的都是“模式”。
商业模式、盈利模式、成长模式、教育模式...
连运营个公众平台都有固定的“模式”。
“模式”的神话在不断的演义,
所有人为此趋之若鹜,
老百姓喜闻乐见,
演说家、成功人士乐此不疲的献身说法,
仿佛一旦把握到模式,就会成功。
天宇是个不信邪的人,
所以也不相信“模式”的神话。
可能我有点迂腐,
尽管到了网络时代,信息化时代,
天宇仍然相信老祖宗说的“酒香不怕巷子深”。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一种比喻,
说的是内容的重要性。
或许“酒香不怕巷子深”本身也是一种模式,
但起码,这应该是一种高级模式,
或者说,内容才是最好的模式。
不要天真的以为随便搞笑一下,
做两段视频,
在各大视频平台砸钱推广一下,
就可以像papi酱一样,
吸引粉丝无数。
更不要认为阿里的成功,
存在着一种可以被复制的模式。
“模式”最大的魔力在于,
它仿佛是可以复制的。
但问题在于,
你和人家的内容不同,
在模式上,就无法复制。
我们看看新时代的那些“百年老店”,
可以说全聚德的成就和引进先进的快餐模式不无关系。
然而,如果你的鸭子不好吃,
也不可能拥有全聚德的天下。
况且,
全聚德拥有的内容不仅是鸭子,
在北京前门那家老店本身也是内容之一。
瑞蚨祥、内连升、同仁堂...
都是内容大于模式的。
肯德基进入中国花费了无数的心思,
所以它赢得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一块市场。
无论在欧洲还是北美,
肯德基的保有率远远不及麦当劳,
但在中国的竞争中,
却稳稳的力压。
原因?
两家快餐龙头不太可能在模式上有太大的差别。
汤都是速溶的,
汉堡都是预制作冷冻的。
区别呢?
吃过中国的肯德基再去吃欧洲的肯德基,
中国人会惊异的发现,
同样名字的食品,
味道完全不同。
菜牌上的产品线也完全不同。
我对那位想出在早餐开发粥、油条、豆浆的肯德基人五体投地,
如此改革内容实在需要魄力,
但是,他成功了。
商业是如此,
个人更是如此。
别人通过一番刻苦努力成为了成功者,
你想把“成长模式”搬过来照着抄?
醒醒吧。
个人经历、背景、心性是无法抄袭的。
别人家的孩子教育好了,
你想把“模式”套过来照着抄?
醒醒吧。
家庭环境是无法抄袭的。
与其把精力放到思考“模式”上,
不如认认真真的做好内容,
或许成功的可能性更高。
事实上,
所谓“模式”,
无非是内容的总结和提炼。
每一种模式的成熟都是建立在一定内容的基础上的,
除非内容也是可以复制的,
否则模式是无法单独被复制的。
把精力放到“模式”上还有一个弊端,
就是会让人心浮气躁。
很多人渴望“模式”的潜台词就是希望找到“捷径”,
但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捷径呢?
真有捷径的话,
知道捷径的人又凭什么分享给你呢?
那些愿意分享给你捷径的人,
无非是把一个看似捷径实则没有价值的东西卖给你,
否则他们根本不用靠分享捷径来获得好处,
因为捷径本身能给他带来的好处更多。
从“模式”的幻想中醒醒吧,
否则一旦寻找“模式”成为了你的定式思维,
你要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如果你已经被“模式”折磨的惨重,
试着从里面跳出来,
把心思放在内容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