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大师在《人间嗜好》写到:人有快乐,反过来就有苦痛。苦痛又分积极的苦痛和消极的苦痛。
工作很辛苦,失恋很痛苦,这些都是积极的痛苦。而消极的痛苦就是空虚的苦痛,也就是无聊和没劲。消极的苦痛远比积极的苦痛要难,而嗜好,就能很好地缓解这一现象,犹如给生活加一点糖。
这就像我们很多人都喜欢用购物来缓解自己的压力,获得快乐一样,这无可厚非。
可近日,有一位妻子花上万元网购,却不拆不用。无奈之下,丈夫咨询医生:可能是“购物成瘾”。网购明明是为了省钱,可为什么却越花越多?网购明明很开心,可为什么却越买越焦虑,反而会感到自责?
随着“各种庆典”的到来,人性的弱点,遇到了商家的计谋,网购不上瘾,真的很难:因为我深知自己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但很像被大风刮走似的。
购物成瘾者常常具有陶醉、渴望、失控和戒断的特点。
比如:他们在购物时所感受到的积极情绪,跟醉酒和吸毒后比较相似,很难自控;购物后,压力虽得以释放,但很快会产生一种负罪感,替代了购物所带来的精神愉悦,甚至看到自己花钱的数额,还会生气;一旦觉得自己错过了促销等重要的购买机会,还会产生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下“购物成瘾”的原因:
1,在意识层面,不能真实地面对生活。认为自己买到了东西,心里得到满足,就忘却了现实中的不良情绪,甚至是经济上的窘迫。这种用购物来代替面对生活,只会加重潜意识中的实践性尝试,进而反复购物,不能自控。
2,缺乏健康的压力宣泄渠道。很多女性朋友不抽烟、不喝酒甚至都不运动,心理发泄的渠道又少又窄,购物往往就成了她们平衡情绪、舒缓压力与宣泄情绪的最佳方式。因为只有购物能让自己感到快乐,所以就随心所欲、一顿瞎买,“天青色是在等烟雨,而我只在等快递。”
当发现自己购物成瘾时,剁手已经来不及了。应该怎么办?
首先,要知道的是“内心痛苦+影响生活”才是成瘾。如果仅仅是快乐地购买日常所需,并且生活因此而越发美好,这都是生活的热闹,是人间的烟火。
其次,尝试下以下的小方法:
1,减少和控制住上网的时间,规定好自己每个月的消费金额。
2,网购时,发现不是必须的生活用品,就先放进购物车,冷静几天再决定买不买。
3,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冥想、瑜伽、跑步等等。不但能够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还能拓宽自己的交际圈子,认识不同的朋友。
心理学上发现了这样的一个规律:先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随后TA的认知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上的小方法,就是从改变行为上开始的,也就是改变自己的一些习惯,慢慢地完善认知,最终让自己脱离对网购的依赖,摆脱成瘾行为。
——来源【有得记】作者:郑新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