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朋友圈时看一个朋友戏称,“我是国家一级退堂鼓演奏家,任何重大场合都得要我来撑场!”
原本只是个自嘲的玩笑,但一番嘻笑过后回头想,有时,自己何尝不拥有这至高无上的职位呢?
1.
记得刚进大学,各个学生会社团都在招萌新,看多了中二漫画,谁都有个叱咤学生会的梦。
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一下报了三四个部门。我很想进宣传部,可是一个最大的难关摆在面前——需要面试。
自我介绍不懂要说什么,问我奇奇怪怪的问题如何回,我又没有个人技,到时紧张怎么办。
一想到这么多繁杂的问题,我就心跳加快,直冒冷汗。于是我习惯性的打起了退堂鼓,除了无需面试的社团,学生会里一个部门都没报。
我还装作云淡风轻的对别人说,“我对这方面没兴趣。”
就这样,我失去了许多可能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而这些机会往往错过就不再有。
你对外宣称的不感兴趣,其实只是不敢争取。
上课回答问题可以加分,你因为惧怕别人的评头品足,放下了举起的手。参加才艺比赛可以让你才华尽显,你因为害怕出错被人嘲笑,从没走向报名处。当班干部能让自己更懂为人处世之道,但由于要面对当众自荐,你退缩了。
还对自己强行解释,“啊,我不care这个的。”可眼看那些勇敢的人获得自己所想,羡慕与自怨之感便萦绕在心头,久久不散。
梁静茹唱“爱真的需要勇气。”不只是爱,在任何事情上我们都需要大量勇气。明明很得到某样东西,却犹犹豫豫,畏惧别人的看法,怕自己出丑,结果只能不争气的放弃。
2.
歌德说“成功永远属于胆大包天的人。”
之所以那么怂,是因为我们是只狗,是那只习得性无助的狗,反复被伴随着蜂音的电击后,即使关掉电击开关,大门敞开,一听到熟悉的声音,我们还是倒地颤抖呻吟,逃不出去。
小时候曾有过答错老师的问题被哄堂大笑,笑者无意,可我当时可是面红耳赤,羞愤难当,脸皮薄的我从此极少主动发言,保持至今。
怕惯了,就再难放开了。一直软弱,没有试探性豁出去的那天,也许一生都会深陷受伤的恐惧中。
我们从小补钙,补锌,吃成长所需的一切营养品,那是否也能补补勇气呢?即使拥有强壮的体魄,内心的软弱却是无法弥补的。
那种想做又不敢做的感觉,太弱鸡了。眼睁睁看着别人把自己渴望的宝贝夺走,自己却哆哆嗦嗦,不敢拔刀相争。
最后失去的不只是一件件珍宝,还有自己想要的人生。
活了这么多年,总得去勇敢的争夺。望我们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像吃了熊心豹子胆那样战斗,这才是成功者的姿态。
3.
都说艺高胆大,有了娴熟高超的技能,才有大胆的手法。我们没勇气的原因,常常是觉得自己不行,害怕失败。
可是不去尝试,你怎么能轻易否定自己的能力呢?
我经过两年颓废的高中时期,突然有一天厌倦了这种状态——高考再不努力,我就要一辈子跟平庸的人处在一起了。
于是我开始了逆袭之路,这条路上有很多高人阻拦,其中不乏有不写作业依然能考数学第一的男生,也有基础扎实的常胜女将军。
我对他们望尘莫及,可心里那份执着并没有让我停下。
经过由咖啡常伴的高三上学期,我惊讶的发现,自己已经稳居班上龙头,学霸的头衔理所当然的加在了我头上。
至今也不敢相信,我把那些比我聪明百倍的人甩在了后面,但成绩排名表上确实白纸黑字的写着事实。
我奋斗了那么久,没有惧怕过那些学霸,因为经过尝试,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爆发力超乎你想象,它大得惊人,如山洪爆发,冰川倒塌,所有人都会为它震惊敬仰。
4.
退堂鼓演奏家们,你们的表演逊爆了,惊慌怯懦的表情,畏手畏脚的动作,微弱无力的鼓声,加上“我不行,我不敢”的和音,真让人嗤之以鼻,贻笑大方。
人生苦短,该为自己豁出去了。
不管结果如何,是否遭到嘲笑,最重要的是敢于迈出第一步。
《少有人走的路》里说:“多数人认为勇气就是不害怕。现在让我来告诉你,不害怕不是勇气,它是某种脑损伤。勇气是尽管你感觉害怕,但仍能迎难而上;尽管你感觉痛苦,但仍能直接面对。”
想和女神交往就不怕被泼冷水,先人一步去表白。想当登台表演就准备好最惊艳的舞姿,信心满满去报名。想进大公司就忘掉面试官冷冰冰的脸,鼓起勇气呈递简历。
人生的精彩之处,不就是挑战自己,挑战不可能吗?
当你们扔掉鼓槌,摔烂大鼓的时候,会赢得观众站起来给予的热烈掌声。
别打退堂鼓,我只是想要个小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