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良大师
1.
写过一些关于社交的文章,引来不少读者与我讨论,其中一个问题是:「与人交往要不要热情?」。先讲一个故事,再给出答案吧。
大概12年前,我做销售,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准客户,某企业老板——中年女性。
当时我青春年少,激情洋溢,能说会道,方案也做的专业有范,钜细靡遗。
去客户公司时,邂逅竞争对手,更是信心爆棚。因为对方看起来,木讷呆板,气如弱鸡。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加强对客户的公关,有事无事,嘘寒问暖。因为我坚信,没有哪个欧巴桑不喜欢小鲜肉。
但是,我真得猜错了结局,那单业务最终给了竞争对手。
按捺不住挫败感,拨通女老板的电话,很诚恳的问她:我哪里做错了?为什么不选择我?是我不够专业?还是不够细致?
女老板回答:「你做的都很好啊,尤其是你那股热乎劲。但是说不上来,就是觉得,我们这点业务,你能踏踏实实服务好吗? 」
我发誓,这就是原话,这奇葩的回答,对我太过深刻。
这是什么神逻辑?不选择我,是因为我做的太好?
我甚至一度认为,也许我长得太像某个伤害过她的人,所以杯弓蛇影,恨屋及乌。
但随着时间推移,我渐渐有点明白了她的说法:
正所谓过犹不及,与人交往也是如此,当你太过热情,反而会让人心存戒备。
因为热情,是一种情感资源的投入,既然是投入,肯定对产出有所预期。
问题是,你过度的热情,如同没有标值的筹码,要交换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这无异于把对方逼上台面梭哈,别人看到这架势,大概率是两手一摊说到:「爷不玩了......」
悟出这个道理后,从此没再让自己刻意热情,业务竟也风生水起。
我并不是说热情不好,而是说不能过度,你如果希望通过单方面的感情投入,就在人际交往中有所斩获,只能说明,你还没有认清社交的本质。
2.
社交的本质是什么?看看孩子们是如何交朋友的,也许会有点收获。
话说我10岁的儿子,在小区结党营私,组成了一个4人半的小团伙,天天勾搭在一起。
为什么叫4人半?其实一起玩的有5人,其中的小Z,不太受其他成员待见,所以被称为半个。
但也奇怪,越这样,小Z越贴得近乎。
其实我对小Z印象不错,心智早熟,举止得体,很会来事,每次见我,都说我长得像刘德华,真讨喜欢。
可为啥小朋友不爱和他玩?
对我儿子威逼利诱之后,终于知道原因:「小Z太抠门......」
比如,有了新玩具,大家共享,唯独小Z,只玩别人的,不让别人玩他的;
书也一样,大家传着看,传到小Z那里,基本就终止了......
因此,即使小Z很会说话,很热情,很会来事,也抵不过他那一个缺点。
做实验,讲究真空环境,这样才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结果可信稳定。
小孩子们的世界,就是一个真空环境,能让你看出事物的本质。
那么,你有没有看出社交的本质是什么?
其实就是:价值交换!
不能和别人进行价值交换,只是一味的索取,纵使你情智双高,犀利通透,换来的最终也是人走茶凉,渐行渐远。
3.
其实,价值交换也是社会运作的底层规律之一。
著名的进化心理学家,罗宾·邓巴,曾提出「150人定律」,意思是说一个团体,在150人以内的协作最高效,他研究了原始部落,发现确实也是如此,部落成员都在150人以内。
但是,马上有人提出问题,原始部落一开始确实如此,但后来不就演化了吗?群体越来越大,甚至形成了国家,是什么支撑小部落之间的协同和融合?
罗宾·邓巴经过严谨思考,提出了他的观点:价值交换。
他说,原始部落可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打了很多猎物,可是大家想吃果子,怎么办?你当然可以去摘,不过还有更好的办法,和其他有果子的部落交换。
交换时,大家要谈判,以保证公平,这样有了第一次,才能有第二次,渐渐两个部落之间形成了信任关系,慢慢融合成更大的部落。
如果有一方在交换时,不实行价值交换原则,来个黑吃黑,情况会怎样?
结果就是,两个部落结仇,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很难形成更强大的部落。
虽然这只是罗宾·邓巴思想实验,但很多考古证据都支持他的观点。
关于价值交换,也许不用说得那么高大上,即使站在日常的角度,你也不难洞见。
为何那些热情洋溢的推销电话,会让你尽快挂断,因为除了骚扰,不能给你带来任何价值;
为何那些夸夸其谈的见面熟,会让你避而远之,因为你担心花言巧语之下,所谓蜜糖,只不过是另一种砒霜。
4.
当我说,社交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时,你也许会问,我屌丝一枚,清汤挂面,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交换,那岂不是要无依无靠,百年孤独?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写文章谈过。
所谓价值,不仅仅指那些有形的,还包括很多无形的。
你为别人输出信息,技术支持,提供便利......其实都是。(详情可点击文末文章链接)
关键在于,你提供的这种价值,是别人真正需要的,这样一来,即可形成人情权,推动社交关系的发展。
什么是人情权?
我发明的一个概念,以前经常提醒手下的销售,学会运用。
「人情」两字好理解,说白了,就是你能帮别人做点什么,好让对方觉得欠了你的。
关键在于「权」字,即为主动权。对方需要哪些帮助,不会挂在脸上,往往需要你去洞察,甚至对场景进行一些设计。
5.
「人情权」算不上方法论,正如组织行为学中的很多观点,只能通过案例启发。
我刚刚做销售时,想认识点有头有脸的人,便买了点球票,去高尔夫球练习场练球。
可在这地方,主动和别人搭腔的, 不是推课程的,就是卖会籍的,人家不给什么好脸。
后来发现,练习场在高峰时段,球道非常紧张,很多顾客都要排队等位,于是生出一计。
提前预约两个挨着的球道,自己用一个,空出一个,在合适的时机,主动让给某位排队的人(也是筛选过的),说朋友突然不来了,所以多了一个球道,你要不要来打?
对方马上就范,千恩万谢,一会儿让烟,一会儿问你在哪儿发财,一会儿和你讨论球技......
他觉得欠了你的,主动和你梳理一下感情,便成了义务。
整个过程,两三个小时,不敢说关系如何深入,但最起码,都能成为日后往来的球友。
你看,这个做人情的方法,并没什么开销,效果却奇好。
再说两个案例。
比如,我去拜访一个客户,看到她正和员工一起复习功课,原来是要参加某个资格考试,我问她是否需要往年的试卷,她说太好了,于是我就弄了几套。
我怎么有这本事?因为我知道这个资格考试,也知道哪个网站上可以搞到试题。
再比如,下场打球,一组是4个人。我有意只约2个人,3个人两辆球车,我单独开一台,空出一个位置。
有单独打球的人,球场会要求并组。于是这人会安排到我的车上。
此时,我们3个人是熟人,新入者很夹生,他在势能上处于弱势。于是很主动和我攀谈,交换名片,拉东扯西,想融入进来。结交也就变得毫不违和。
其实「人情权」应用的案例海了去了,操作起来也并不难,但前提是你要勤于观察琢磨,善于整合资源,所谓「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是这个意思。
6.
「人情权」还有一个变形用法,就是适当欠点别人的人情。
我在某场合,认识一位外资高管,刚开始不熟时,他会偶尔打我的电话,请我帮忙。
说是帮忙,都是一些很小的事,问个问题,某件事听听我的意见等等。
这样让我挺感冒,觉得受看重,后来熟了,发现原来是个套路,按他的话讲,关系是麻烦出来的。
后来,看过一本写富兰克林的书,原来他老人家就经常用这一招。
比如开会时,他看到别人拿本书,就请求借他看两天,看完后,再浓墨重彩的感谢别人。据说,这样把曾经的政敌都给感动了......
这种欠人情的作法,其实就是行为学上的「禀赋效应」:对某物或某人,一旦有了投入,看不见的纽带就会将你们联系在一起,你会对这种联系,赋予某种意义。
所以,我们经常说,帮过你的人,将来还会帮你,骗过你的人,回头还来骗你,是有依据的。
需要注意的是,欠人情法则,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两点一定要谨记:
* 你找的麻烦一定要小,让别人随手就可以解决;
* 如果你与对方地位相差太远,这招就不要用了。
7.
关于社交,我谈过不少软技巧,包括此篇亦如此,但希望你不要本末倒置。
无论社交,还是其它,你需要先具有底盘扎实的硬实力,此时的软技巧才能锦上添花。
如果把人生比作吃鸡战场,那些软技巧,只不过是一支八倍镜,没有一把好枪,屁用没有,你仍逃脱不了落地成盒的命运。
而且,这个现实战场,不会给太多重新开局的机会,所以,且打且珍惜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