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厚江老师的课堂,是共生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有很强的生长性。黄老师怎么做到共呢?今天略读了课堂实录《主题的提炼与角度的选择》,发现黄老师的教学语言是促成学生共生的必要因素。
我简单地把黄老师的教学语言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指导性语言,即指导学生思考方法,或写作方法。
如:我曾和大家说过,写记叙文可以写大事件,可以写中事件,也可以写小事件。对于大家来说,最常见的还是写小事件,因为几百字的文章写大事件很难处理,写中事件取材也不是很容易。而要将生活中别人视为平常的小事件写成好文章,关健是能找到一个好的角度,要能看到平常事件中蕴含的东西。哪位同学能有更深入的思考?
第二类是评价性的语言,即对学生的回答做合适的评价。黄老师的评价结构上通常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评价(通常是肯定)学生的答案,二是引导思考下一阶段问题,这一部分对课堂的环节的推进极其重要。既能鼓励学生生成思考,又能把握课堂的结构按预设目标走下去。
如“我很高兴看到同学们的思路不断拓展,思考不断深入,角度不断转换。还有不同想法吗?”
“这样写的确吸引人。‘拐弯的目光’,抓住了材料的特别之处。有没有更深入的思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