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四·四七】
吟诗自注出处,昔人所无。欧公讥元稹注《桐柏观碑》,言之详矣。况诗有待于注,便非佳诗。韩门先生《蚊烟诗》十二韵,注至八行,便是蚊类书,非蚊诗也。《赠友》云:“知来匪鹊休论往,为主如鸿喜得宾。”上句注:“《淮南子》:‘干鹊知来而不知往。’”下句注:“《孔疏》:‘鸿以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作诗何苦乃尔?惟张雪子云南典试归,将近长安而殁,先生哭之云:“路纾双节重,天近一星沉。”便觉清妙。又有咏《柳絮》一绝云:“沾襟撩袖自矜妍,未化为萍绝可怜。叹息春风竟何意,团揉无处不成绵。”
欧公,指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详见《<随园诗话>通注(2·14)》。
元稹(779—831),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详见《<随园诗话>通注(1·16)》。
桐柏观,即桐柏宫,原名桐柏观、桐柏崇道观,位于浙江省天台县西北12.5公里的桐柏山上,九峰环抱,碧溪前流,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南宗祖庭。其鼎盛时期为唐代和宋代。三国吴赤乌元年(238),高道葛玄来此炼丹,建法轮院,唐景云二年(711),睿宗下诏在法轮院墟址上建立桐柏观。五代后梁开平间(907—910),桐柏观升为宫。宋祥符元年(1008),改名桐柏崇道观。元明交替期间,因大量难民拥进桐柏宫,发生火灾,桐柏宫焚烧殆尽。清初,由于雍正皇帝的支持和道士范青云的努力,桐柏宫又获得了当时全国少有的中兴。1973年,桐柏水库建成蓄水,桐柏宫址沉于水底,部分建筑和文物移往鸣鹤观。
《桐柏观碑》,唐·崔尚撰写的碑文。崔尚,生卒年不详。唐郑州人,武周久视元年(700)登进士第。玄宗天宝初,官至祠部郎中。有文名,能诗。本诗话所涉元稹诗作,实为《修桐柏宫碑》,亦即元稹《重修桐柏观记》。宋·欧阳棐、缪葵孙校辑《集古录目》卷九:“《修桐柏宫碑》,浙东团练观察使、越州刺史元稹撰并书,台州刺史颜颙篆额。……碑以大和四年四月立。”《四库全书·宝刻类编·卷五》载:《修桐柏宫碑》,元稹撰并书,颜颙篆额,太和四年(830)四月立。碑在台州。颜颙,颜真卿侄,台州刺史。但碑文未载其中。元稹有《重修桐柏观记》一文。文首述“岁太和己酉,修桐柏观讫事,道士徐灵府以其状乞文于余。”“太和己酉”为大和三年(829),而碑以“大和四年(830)四月立。”,则可知,《重修桐柏观记》即为《修桐柏宫碑》之碑文。
附:唐·元稹《重修桐柏观记》。原文:岁太和己酉,修桐柏观讫事,道士徐灵府以其状乞文于馀,曰:有葛氏子,昔仙于吴。乃观桐柏,以神其居。葛氏既去,复荒于墟。墟有犯者,神犹祸诸。实唐睿祖,悼民之愚。乃诏郡县,厉其封隅。环四十里,无得樵苏。复观桐柏,用承厥初。俾司马氏,宅时灵都。马亦勤止,率合其徒。兵执锯铝,独持斧𫓧。手缔上清,实劳我躯。棱棱巨幢,粲粲流珠。万五千言,体三其书。置之妙台,以永厥图。不及百年,忽焉而芜。芜久将坏,坏其反乎。神启密命,命友馀徐。徐实何力,敢告俸馀。侯用俞止,俾来不虚。曾未讫岁,奂乎于于。乃殿乃阁,以廪以厨。始自础栋,周于墁圬。事有终始,侯其识欤。馀观旧志,极其邱区。我识全圮,孰烦锱铢。克合徐志,冯陈协夫。
韩门,即汪师韩(1707—1780),字抒怀,号韩门,又号上湖。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详见《<随园诗话>通注(4·3)》。
蚊烟,音wén yān,即蚊香。宋·周密《武林旧事·作坊》:“熟药圆散,生药饮片……蚊烟,都民骄惰,凡买卖之物,多与作坊行贩已成之物,转求什一之利。”清·顾禄《清嘉录·辟瘟丹蚊烟》:“又谓五日午时,烧蚊烟,能令夏夜无蚊蚋之扰。”又引《昆新合志》:“五日,烧苍术、白芷、辟瘟丹并蚊烟,以袪毒虫。”
类书,音lèi shū,是指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并依内容或字、韵分门别类编排供寻检、征引的工具书。以门类分的类书有二:兼收各类的,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玉海》、《渊鉴类函》等;专收一类的如《小名录》、《职官分记》等。以字分的类书,亦有二:齐句尾之字,如《韵海镜源》、《佩文韵府》等;齐句首之字,如《骈字类编》。清·阮葵生《茶馀客话·文章分类》:“《唐志》:类事之书,始於《皇览》。《通考》:类事之书,始于梁元帝《同姓名录》。晁氏亦云:齐梁喜徵事,类书当起於此时。”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属于杂家作品。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东汉·高诱《淮南鸿烈解序》云:“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如道一样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梁启超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乾鹊,音音qián què,或gān què。即喜鹊。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二:“北人喜鸦声而恶鹊声,南人喜鹊声而恶鸦声。鸦声吉凶不常,鹊声吉多而凶少。故俗呼喜鹊,古所谓乾鹊是也。”由于“乾”字有qián(虔)和gān(干)两个读音,gān音后简化为“干”,故自古以来,“乾鹊”如何发音争议不断。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一》:“前辈多以‘乾鹊’为‘乾’音‘干’,或以对‘湿萤’者有之。唯王荆公以为‘虔’字,意见于‘鹊之彊彊’,此甚为得理。余尝广之曰,乾,阳物也。乾有刚健之意。而《易》统卦有云:‘鹊者,阳鸟,先物而动,先事而应。’《淮南子》曰,‘乾鹊知来而不知往,此修短之分也。’以是知音‘干’为无义(无义:没有道理的意思)。”现代多数辞典认为读“虔”,且引上说为佐证。但《汉语大词典》第一卷796页则收录为:乾鹊(乾鹊,干鹊)即喜鹊。其性好晴,其声清亮,故名。由喜鹊好晴天的习性而言,称“干鹊”当也不无道理。
孔疏,音kǒngshū,指唐朝初年孔颖达作《左传正义》,用以解释晋朝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左传正义》简称为“孔疏”。凡是解释经的叫“注”,疏,则是对旧注又作解释和发挥。
张雪子,即张映斗(生卒年不详),字雪子。清浙江乌程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编修。八岁即能诗,为汤右曾等人称赏。乾隆十二年(1747)主四川乡试,归途殁于获鹿县。工诗,著有《秋水斋诗集》十五卷,《四库总目》汤右曾为之序。
典试,音diǎn shì。意思是主持考试之事。《明史·选举志二》:“天启二年壬戌会试,命大学士何宗彦、朱国祚为主考。故事,阁臣典试,翰、詹一人副之。”
长安,音cháng ān,西安的古称。亦指国都。此条中“长安”指清代国都“京师顺天府”,即今北京。详见《<随园诗话>通注(1·65)》。
双节,音shuāng jié。释义:1、唐节度使、观察使出行时的仪仗。《新唐书·百官志四》:“节度使掌总军旅,颛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赐双旌双节。”2、泛指高官或神仙之仪仗。唐·韩翃《送高员外赴溜青使幕》诗:“人趋双节近,马递百花归。”唐·王建《寄贺田侍中东平功成》诗:“唐史头上功第一,春风双节好朝天。”
矜妍,音jīn yán,意思是矜持美丽。妍,指女子貌美。明·顾璘《张参戎园十首·其十》诗:“将军池下水,洗砚变成玄。地觉风流胜,人疑造化偏。龙蟠云共黑,鹅戏雪矜妍。报尔山阴县,王家旧事传。”
未化为萍绝可怜。意思是柳絮未能入水化作浮萍令人可怜。古人认为柳絮入水会化变为浮萍。北宋·苏辙《柳湖感物》诗节录:“开花三月乱飞雪,过墙度水无复还。穷高极远风力尽,弃坠泥土颜色昏。偶然直堕湖中水,化为浮萍轻且繁。随波上下去无定,物性不改天使然。”苏澈自注:“尝见野人言,柳花入水为浮萍,松上露堕地为仙茅,阴干服之益人。古方云十斤钟乳,不如一斤仙茅。”北宋·苏轼《再次韵曾仲锡荔支》诗:“柳花著水万浮萍,荔实周天两岁星。”苏轼自注:“柳至易成,飞絮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荔支至难长,二十四五年乃实。”宋·释正觉《早发宁海寿宁道中过奉化》诗:“杨华便是浮萍草,踪迹又随流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