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槪三十多年前吧,反正那时候农村的电视机还没有普及。人们的物质生活正处在困难时期。一到饭点,村子中的大老爷们,端着乘有包谷糁的头号大老碗,一碟自家腌制的咸菜,手后跟夹个包谷面馍,不约而同地来到老碗会上谝闲传。我是当时年龄最小每天必到的旁听者。
老碗会在离我家不远的斜对面,叫做"钟楼"的地方。别误会!这儿可不是咱西安的"钟鼓楼",这儿既无钟,也无楼,只不过是处于整条街的中心位置,因此被人们戏称为"钟楼"
老碗会除非下雨天或刮大风等恶劣天气,几乎每天开会。在这里,一字排开都趷蹴着的老人,都端着清一色的陶瓷大老碗,碗里清一色的包谷稀粥,弥漫着包谷的清香,同时,伴随着嗞溜嗞溜的喝粥声和嚼咸菜的咯吱咯吱的脆响。
谝闲传不象开会要提前制定会议的议题,也不象选举提前拟好了候选人提名。老碗会上的谝闲传都是即兴发挥。一个人的一句话,一个观点,一个想法都会变成这次辩论的焦点和话题。你添一言,我加一句,你提出论据,我加次辩驳。有时也会争得脸红脖子粗。
老碗会是一个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人人都可在此大显神通。天文、历史丶文学,国家大事,曰常琐事,奇闻轶事。无所不有,无所不包。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也可以拿来发发牢骚。
谁家娶了个好媳妇,谁家生了个大胖小子,谁家儿子孝顺,谁家媳妇贤慧,谁家闺女被人拐跑了,这些是是非非的话题是不能高谈阔论的。只能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最后都是心照不喧,心领神会。
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聚在一起图的就是一个乐。今天在一块,明个不知会少了哪一个?内中会有人说个笑话,大伙哈哈一乐,生活中的一切烦恼跑得无影无踪。
说书和讲故事是老碗会的一个板块。说书的人必须是见多识广,阅历丰富,记忆力很强。特别是口才要好,出口我章,口若悬河。故事内容大多出自《东周列国》《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铁嘴叔就是这样一位能说会道,绘声绘色的说书人,老碗会上的许多人都是冲着他来的。他是这个栏目的主播。别看他五大三粗,文化不算高,说起书来滔滔不绝。《三国演义》是他的拿手书目。其中的巜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三顾茅庐》等回目令人如临其境,荡气回肠。
改革开放以后,电视机走进农村的千家万户。通过电视人们看到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异域风光。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真正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老碗会也自行解散了。
现在,电视,网络,电脑,特别是智能手机的诞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与外界的联系与沟通,要啥有啥。可我时常还是会想起从前的老碗会,想起那纯朴的父老乡亲。
2Ol7,3、5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