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学习日志】
本训练营:林超所长的通识课
今日主题:第十七课 历史学重要模型
学习日期:2022年11月11日
本课能量金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传》
1. 拼图模型
历史的发展并不是线性的,虽然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都是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在学,但这是一种错觉。纵观历史上的朝代更迭和一些影响人类的伟大发明诞生,其实都是因为在当时那个时间促成这些事件发生的拼图已经收集完整了,比如社会、科技、人文各个领域的条件已经全部具备孵化一个事件的“拼图”时,这个事件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
2.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中开篇有一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不只是中国古代朝代的更迭,其实世界发展的趋势也是这样一个道理。在当今拥有核武器的后战争时代,虽然各国家领土方面的纷争比过去少了,但是关于其他方面仍然呈现这样的底层逻辑,比如全球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期初由各国独自经营的模式走向了全球一体化,然而最近英国脱离欧盟其实也是“分”这种离心力发挥作用的体现。
3. 动静循环模型
这个模型是指一段时间安逸舒适(静)之后必然对应的是动荡和冲突(动)。比如一场激烈的战争之后,获胜的民族或者国家得到了统治地位,必然开始修养声息,然后因为日子越过越顺没有了危机意识,后面就会引来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挑战,正所谓“温柔乡就是英雄冢”。
【启发】比如在极其不想运动的时候去运动半小时、在境遇不好的时候善待周围的人并比以前更加慷慨,这样做虽然很难,但是这些动作所收获的边际收益,比正常的时候确实要大很多。所以越难的时候越要想象自己正处于反面的状态,并按这种状态下的动作去行动,这样才能扭转颓势。
4. 文明对峙
历史上的北约和华约,以及今天的美国和中国,都呈现出了文明对峙的现象。文明的对峙能够促进国家的发展。
5. 适度挑战模型
这个模型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有所涉及,所谓的适度挑战,就是挑战不能太大,如果挑战失败就要面临死亡,这样的挑战就不是适度的;但是挑战也不能太小,比如用自己熟练掌握的技能去解决问题,这就不算是适度挑战,因为你不需要努力,轻轻松松就可以迎接挑战。所以适度挑战就是去走出那些熟悉的、熟练的区域,去挑战一些和之前不一样的东西,然后虽然有失败的风险,但是这样的风险是可以承受的。就像锻炼肌肉一样,适度的肌肉撕裂可以让肌肉的细胞重新排列组合从而更加强壮,而训练不到位导致肌肉没有拉伸,或者训练强度太大直接形成肌肉拉伤对我们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6. 竞争与选择模型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这种书中指明了物种进化的本质“物竞天择”。所以竞争是发展的底色。
7. 未来主义&复古主义
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乃至国家的发展,都不能过渡奉行未来主义或者复古主义,否则就很危险,比如美国最近几年倡导过去美国的霸权主义,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复古主义;而中国历史上的大跃进,其实就是一种过度的未来主义。这两者都不能让社会健康、持续的发展。
而中国现在奉行的“不急转弯”的做法,其实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个人做重大决策也是一样的,要让子弹飞一会,不要着急做出重大的决策,比如换工作、结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