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像整理房间一样,有法可循
房间凌乱,心情烦躁的时候,读了《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才知道,整理内务也是一门学问。我们很多人的内务整理心得都是从小从奶奶,妈妈身上获得的,上一代怎么做,我们不加思考地重复。可是,收拾得越勤快房间真的会越干净吗。非也,学会了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才知道,好的方法可以让事情事半功倍。整理房间原来只要两步,一,扔东西,只留下令人怦然心动的东西;二,把剩下的东西放回原处。
房间清爽,心情舒畅后,静下来读书的时光也多起来了。可是读书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买书的速度。而且我读过的书,跟人提起时,只会说,这本书我读过啊,除此之外,别无可言。就像去旅游过的地方,只会说,这个地方我去过啊。
最近我无意中读到这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作者是奥野宣之。读完后恍然大悟,哦,原来读书也有方法,就像整理房间一样需要学习。
怦然心动的读书法
奥野宣之在日本也被称为“笔记本作家”,让我们来看看他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提到有效读书的方法吧。我个人觉得其中专业的读书方法太多,所以我只总结了像我这种读书入门级阶段所必备的读书方法。
一,摘抄。
1)只摘抄让自己怦然心动的句子,以最容易的方式坚持下去。
2)可以把报纸上喜欢的句子,杂志中获得灵感的句子等剪贴下来粘在笔记本上。
3)比如不喜欢手写的朋友,可以先试着收藏你喜欢的文章,把喜欢的句子复制到WORD档。
我曾看过某公众大号的作者不止一次提到过,她那些脍炙人口顺手拈来的文章,不仅仅是因为她一个月会买1000多块的书来读。重点是,她说她摘抄过的读书笔记已经有20万字以上了。我们或许可以模仿读书大咖一个月买1000多块的书,但你想过像她一样坚持摘抄20万字以上的笔记吗。
把坚持做读书笔记当作睡前刷牙的习惯一样重要,哪天突然不做笔记了就会像没刷牙会觉一样难受。日积月累,重新回顾你的摘抄,你会从中受益颇多。
二,摘抄+评论
书中提到一个新鲜的概念,“葱鲔火锅”式评论。葱鲔火锅即金枪鱼和葱段为材料的日式火锅,这两种材料放在一起可以互相提升彼此的味道。就像好的情侣在一起,能提升彼此生活的质量。把摘抄的句子用“○”表示,自己的评论用“☆”表示,日后重翻笔记时可以筛选重读价值性高的书。
比如我的“葱鲔火锅”式评论笔记如下:
2016年5月23日,读了松浦弥二郎的《100个基本》。
○不买就什么也学不到,想知道的事要花大钱。
☆很有意思的经验。
或许你会担心自己的评论跟书中的摘抄距离太大而不想做任何评论,但作者觉得这一点无所谓,因为自己当下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你也可以先写一句很简短的话,感受一下自己的评论和书中作者的落差,评论久了自己的水平也会越来越高,落差感也会越来越小。
摘抄和自我评论就是读一本书中必要的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会让你从书中吸收到的东西越来越多,形成一笔精神财富。
三,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19个技巧
这是文中最后一章中作者总结的19个技巧,我觉得比前面四章中提供的专业方法更通俗易懂,更适合入门级的我。
1.不依赖网络,多用参考书。
2.多读百科全书。
3.通过订阅杂志来提醒自己。
4.书店里不只有新书旧书,还会有意外发现。
5.由浅入深吃透难懂图书。
6.把书堆成山,读书不再难。
7.把名著放在枕边。
8.常带三本书同时阅读。
9.在家里的每个角落放满书。
10.去掉外封,让读书变得轻松。
11.杂志要边撕边读。
12.不能小看的有声学问。
13.准备一支你想珍藏的钢笔。
14.名言要贴在显眼处。
15.读后感从摘抄开始。
16.用复印机让读书更方面。
17.用“独创版权页”记录书的履历。
18.书与笔记交叉使用。
19.书架是读书生活的基地。
我现在无比怀念高中摘抄得满满的笔记本,现在自己也备一个龙猫风格的笔记本,随时随地摘抄书中的笔记。有困惑时随时再翻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改进自己做笔记的方法。我承认到目前为止,这本书我吸收到的东西都没达到50%。但我吸收到的“摘抄+评论”的方式,我觉得我可以坚持下去。
读书笔记或许只是一道门,没做笔记之前,你在浮躁地读书,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游离在门外,养成做读书笔记这个习惯后,你就跨过这道门,进入了真正的读书世界,可以静下心来在书海肆意畅游了。
我们真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不论什么兴趣爱好,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有心过得精致,一定会有相关的方法,等着你去发现,去学习,去实践,去验证,最终形成自己想要的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