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微信群QQ群火爆。大家在一起,谈天说地,互通信息。
但有时候,在讲到一些问题时,群里面就会出现了分歧。观点分成两派,搞得不太愉快。
语言是人类特有功能,是其它动物没有的,它是人类不断前进的重要推手,这是显而易见的。
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非常重要。
但是,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又可能出一些问题。很可能因为语言交流产生矛盾,影响感情,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这可以说是它的副作用。
怎样才能避免语言交流的副作用呢?
语言交流可以分成四类:讨论,辩论,吵架和骂架。
前两种是人们之间正常的语言交流形式,是有益的。后来两种就不太正常,一般来说,副作用大于或远远大于益处,需要避免。
下面对这四种语言交流形式作简单的介绍。
一、讨论
讨论气氛非常友好,双方各自提供信息,阐述自己的观点。双方观点不一定是相同的,也不一定互相认同对方的观点。
在讨论中,双方都不以争胜为目的。
这是一个大前提。讨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双方都不认为自己一定是正确的,对方一定是错误的。
2. 双方都不怀疑对方的动机,始终认为对方抱有良好的动机。
3. 双方都不利用对方的失误。
这些特点来源于一个最重要的共同认知:搞清事实和道理,不是压倒对方。
这样的交流,就是事实的交流,道理的交流,信息的交流,而不是情绪的宣泄。是非常有益的。
二、辩论
辩论的气氛是严肃的,一般也是友好的,但达不到非常友好的程度,可以说严肃多过友好。
这是因为:辩论以争取胜利为目的。这是与讨论的重大区别。
这是一个大前提,但是另外还有一个前提,辩论同样不是情绪的宣泄,在争取胜利的同时,不使用伤害性的语言。
辩论有以下特点:
1. 双方均认为自己是正确,对方是错误的。
2. 双方不质疑对方的动机。
3. 双方都试图利用对方的失误,甚至会挖坑引诱对方失误。
辩论中最不好的情况是,发展到使用伤害性的语言,发展到质疑对方的动机。这样就超出了辩论的范围,变成前面说的吵架了。其正面的意义会大大削弱,副作用显现。
辩论有规范的辩论,这时有第三方控制局面,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辩论比赛和其它国家竞选辩论,可以归于这一类。
我们平时的辩论,可说是自由辩论,没有第三方控制局面,存在滑入吵架的可能性。
辩论也是有益的语言交流形式。
与讨论相比,辩论有观点的激烈碰撞,容易激发出人的思考能力,有很好的锻炼效果。
只要坚持不使用伤害性的语言,不质疑对方的动机,辩论就会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如果违反这两条,一般会导致对方相似的反击,从而使交流变成情绪的宣泄。
另外也要注意,在辩论中,应该紧扣主题。规范的辩论中,第三方(主持人和裁判)会对此进行控制。但在自由辩论中,很容易滑走。可能双方中的一方或全部都想将辩论引到自己熟悉的地方,这样造成主题偏移,引起对方焦燥情绪,从而导致情绪宣泄出现。这是应该注意防止的。
三、吵架
与辩论相比,吵架同样以争取胜利为目的,但在手段上,加入了伤害。在吵架中,会有对对方的讽刺挖苦,会质疑对方的动机,可能提起与这次交流毫不相关的事情。交流的事实和道理少于情绪的宣泄。这是一种不好的语言交流形式,应当避免。
吵架一般由辩论发展而来,在没有第三方控制的自由辩论中,使用语言不当,偏离主题,提起不相关的事情,都会使辩论变成吵架。
甚至在有主持人的规范辩论中,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有时候会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新闻。
四、骂架
吵架可能由辩论演变而来,如果在伤害语言上继续升级,就会变成骂架,骂架的特点,就是粗口的出现,它与吵架的区别就是加大情绪宣泄和对对方的伤害。
语言文明很重要,实际上,辩论中,一句粗口就可以使其越过吵架的阶段直接进入骂架的阶段。骂架基本没有价值,已经完全成为情绪的宣泄。
综上所述,我们在平时的语言交流中,应当使用讨论和辩论的方式。切忌使用吵架和骂架的方式。
一般情况下,吵架和骂架都是由自由辩论发展而来。
所以,在使用辩论方式时,要切切记住:不要质疑对方的动机,不要讽刺挖苦对方,不要偏离主题。
如果发现自己确实是错的,要勇于承认,不要又去开辟一个战场来掩饰。这样就很容易变成吵架。
辩论有主题,这是需要记住的。在没有第三方控制局面时,双方也一定要谨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