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为何物?
万一禅关砉「xū」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其实,文人骚客的爱情也不外如是。
梁实秋71岁时邂逅小他整整30岁的影视明星韩菁菁,两人一见倾心,情到浓时梁实秋每日写情书给韩菁菁,有时一天一封,有时两封,甚至三封、四封......
你可以想象吗,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两个月的时间竟然写了20多万字的情书!
对韩菁菁女士的称谓,也从“菁菁女士”到“菁清”,到“清清”,到“亲亲”,到“小娃”,此时韩菁菁也已经40岁有余。
梁实秋的才情速来被人称赞不已,“他有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闻一多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摩先生的随和风趣”,韩菁菁则出身巨贾之家,还获得过金马奖的优秀演员奖。
从此韩菁菁照顾梁实秋的饮食起居,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互敬互爱,亦步亦趋,夫唱妇随,
直至他生命的终点。
你看,爱情真是没有道理可言,没有标准可寻,无关学识、年龄、职业。
如今像《恕我直言》、《现在就告白》、《爱情保卫战》这样的情感脱口秀、两性类综艺节目越来越多,教育我们如何对待爱情、婚姻,但公众人物分手、出轨、离婚的新闻仍然层出不穷。
好像在告诉我们,爱情似乎有时,并不以相识的长短论情感的深浅,让我们不愿意却不经意看到爱到荼蘼的苍凉。
大多数爱情电影,取材最多的是激情最多荷尔蒙爆发的环节,一旦确立男女关系,总是以“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圆满收尾。
可是行云流水般柴米油盐的日子不再提及,那是一次一次“争执—和解—再争执—再和解”,循环往复,聒噪乏味,两人真正的大结局无从知晓。
电影是为了艺术效果,才设计跌宕起伏的情节,给观众全方位的感官刺激。
但生活,往往要回归到电影序幕之后的平静,把电光石火化成一次次世俗的现实,但只要足够情深,也是激情过后水过无痕,润物无声的深刻隽永。
时光荏苒,如果衰老是可俱不可逆的,那么“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应该是衰老唯一美好的一面,是数载光阴慢慢酿成的醇厚绵长。
任世间繁花似锦,山花烂漫,依然有一种白首相依的存在,向我们诠释着人间爱的真谛,承诺和责任,甚至家庭矛盾冲突和临终关怀,以及,在生命的终点,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相伴60年
台湾网红夫妻,96岁“老夏”和媳妇儿“脆鹅”60年的爱情故事催人泪下,虽然去年爷爷因为阿尔兹海默症永远的离开了,但是他们的故事一定在很多人心中激起过爱的涟漪,长期津津乐道。
因为患病,爷爷就是一个看起来很年长的大孩子,他的表达很直接,不经思考,不能用大人的思维去套用在患者身上,他们比孩子更需要耐心跟爱来守护,因为他们的状况只会更差不会更好。
但老夏眼里的幸福,首先是“老太婆陪着我” ,然后是“吃饭 睡觉 看电视”。奶奶则是对逐渐丧失记忆的老板包容有加,无微不至的照顾。
老夏的孙女说:
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可以这么有耐心?为什么可以这样包容爷爷?我们生活中也是充满着许多无奈 跟一般照顾者没有什么不一样 每当很疲惫的时候 我跟奶奶就会互相问彼此 你会对一个病人会对一个孩子生气吗.......?
答案只有爱。
「以伟大的爱情做小事」相濡以沫76年
韩国纪录片《亲爱的 , 不要跨过那条江》,讲述了一对“肉麻情侣”老夫妇如何度过 76 年甜蜜日常。遗憾的是拍摄过程中爷爷不幸因病逝世。
片名来源于韩国一首古老民谣,翻成中文是公无渡河歌,其背后有个凄美的故事,歌词大意是,丈夫为了保护妻子,不让妻子过河,而自己过河,但却不慎摔落河中,「那条河」就是「冥河」。
摄制组用15个月的时间跟拍这对老人,拍摄他们吃饭、睡觉、劳作、游玩……都是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两位从没上过学的老人,对人生和爱情的身体力行,却堪称教科书。
这对老人非常可爱,即使年纪一大把了,却可以旁若无人的堆雪人,拾花插在对方头上,穿情侣装,无论到哪儿都手牵着手。
甚至在老奶奶上厕所时,老爷爷会在门外守着并唱歌陪伴她。
老爷爷常常沉默寡言,和老伴儿的相处却尽显孩子气。
返老还童不是传说,无非如同这对老人一般:像个孩子一样老去。
中间有一片段,这对老人的子女在双亲面前发生争执,争执的焦点竟是为了谁比较孝顺父母,谁付出更多。
对老人的存在熟视无睹,差点拳脚相向,两位老人面对激烈的场面尽显无奈,令人十分心痛。
其实他们并没有做伟大的事情,而是以伟大的爱情做小事,小而稳定地推进到最后,这是最伟大的生活方式。
「夫妻携手安乐死」相伴73年
他们相识于一场相亲,乔治对雪莉一见钟情,相约于圣诞节,过了6天乔治直接求婚,在随后的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里,在日久弥深里,感情逐渐升温。
情不知所起,却一往而深。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却在乔治身上完全不适用。他们携手相爱了73年,直到夫妇受病魔折磨,决定一同接受安乐死。
雪莉最先因病寝食难安,如果雪莉一夜不睡,乔治就一整夜都搂着雪莉。同她讲话,分散她的注意力,让她好受一点......
加拿大对于安乐死有严格规定,要有无法忍受的痛苦和不可逆转的身体机能衰退。雪莉因为深受类风湿性关节炎折磨,更有一次心脏病发作差点在手术房死亡。
2017年年初,经医师评估,确认雪莉能够安乐死,但在乔治方面,却有一名医生不同意,因为乔治没有罹患任何可预见让他死亡的疾病,但这对夫妇无论生死都不愿分开。
也许是冥冥中注定他们就要在一起,此后奇妙般地,乔治的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会突然晕倒,心脏出现问题,还感染两次流感差点过世,因此再度接受评估时通过了安乐死条件。
2018年3月27日,乔治和雪莉一起走进卧室手牵着手躺下,两名医生将静脉管插入夫妇的手臂,他们相视而笑,并告诉站在一旁的儿女「我爱你们」,就这样一起安然地离世。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休戚与共」相伴58年
安德烈•高兹,法国籍社会学家、政治生态学家。与妻子共度58年后,于2007年,夫妻通过注射过量药剂,共同自杀于巴黎郊区的家中,自杀前妻子已身患癌症多年。
去世前一年完成了生前最后一部作品,长达75页给妻子的情书——《Lettre à D.》(中文译为《 致D》,D是高兹的太太Dorine的缩写)。
「从来不曾和一个女生相处超过两个小时而不感到厌倦」的高兹,却可以和太太相看两不厌,他们心甘情愿为彼此培养新的生活乐趣,相互给予价值观,相互馈赠彼此的智慧,发生身体和灵魂的共鸣。
这高度契合的缘分妙不可言,这相爱的热度竟然维持了五十八年。
高兹这位毕生都在寻找乌托邦的哲人,虽然没有名噪天下,没有实现社会乌托邦,但却为世人见证了爱情的乌托邦。书的最后写下"如有来生,我们还要共度"。
热爱写作如同爱生命的高兹面对不久与世的妻子,他说「我无法想象你不在了,我还能继续写东西。」
Je ne veux pas assister à ta crémation ; je ne veux pas recevoir un bocal avec tes cendres.
我不要参加你的火葬仪式;我不要接受你的骨灰罈。
如果说人离去的时候带不走财富、名声,他们却带走了自己的爱情。
这样结束生命的方式,与其说绝望,不如说是对命运的掌控,一种生死相依的陪伴。曾经,我不愿让你一个人承受这世界的残忍,如今,更不愿一个人承受没有你的孤单。
毕竟生离死别,对相爱的两个人,是抽筋扒骨的。 生不同衾,死同穴,才是他们最后的夙愿。社会变迁,两个人也在不停地游走和变化,但维护"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决心始终未变。
回头看你会发现,四对老人白发苍苍、垂垂老矣的时候,都先有一方因生病而不久与世。但他们又都很幸运的是,爱人在侧。
在医院里候诊的人群里,永远是老年人居多,现实中,寿终正寝的占少数,大多老人都会疾病缠身。
那么,弥留之际有爱人陪伴,休戚与共,应该是生命走向衰老的唯一美好之处。这世界上,终究有这般历久弥新,超越世俗观念的爱情。只要我们愿意相信,有幸得之,要懂得珍惜。
我们一起玩过什么,你曾经在哪里跌倒,我们因为什么一起开怀大笑。到老了,所有的争吵不愉快都是过眼云烟。
幸福的人都一样,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愿命运为你安排良人,愿婚姻都是因为爱情,温暖今后的每一个春夏秋冬,让爱和深情不被辜负。
愿你年老仍有人陪伴,保留天真,仍有爱情。
最后,安利一部关于爱的电影「爱在记忆消逝前」,腾讯视频有免费资源。
作者:孙一一,一个自诩长相不丑,三观很正,文笔不骚的lovely girl。
她有一个微信公众号:爱美小姐Aimer(MISS--A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