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听的电台节目是关于原生家庭问题的。电台的倾诉者是一位悲伤孤独的女孩子。爸妈19岁就生了她,直到13岁出去上学前一直都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而她对爸妈的记忆是从弟弟出生时才开始的。从小到大她从未感受到过爸妈的爱,妈妈在她眼里就是沉默寡言只知道埋头干活只会生闷气,而爸爸又是嘴上一套做法上一套,给弟弟买房换房,却从未关心过她的生活。这个女孩子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想便是原生家庭爱的缺失和重男轻女的问题。她说她很羡慕弟弟,而羡慕表达的是内在的匮乏,匮乏感才是让我们痛苦的根源。痛苦的意义就是提醒我们回到内在来关爱自己,而不是抓住外界去要满足。真的承认父母就是满足不了我们,回到自己这里来关爱自己才是出路。每个人都需要一条向内来关爱自己的路径。
在这次电台中,主持人对于不同的对象给出了不同的看法和建议。被父母过分偏爱的孩子,常常会出大问题,并非得到越多越好——因为得到了太多本不该属于那个生命的东西,出问题的部分,对应的就是过分给予的部分,违背了规律的爱,会伤害孩子;被父母薄爱的孩子,要么很早学会自己爱自己,要么很晚才能学会自己爱自己;二胎三胎的父母,拿出自己的爱全心全意给每个孩子,千万不要偏爱谁,否则全家难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