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微信群。群主是一位热爱艺术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女生,她希望这个群成为分享美好的地方。群里的30几位群友都是之前和她或多或少有过交集的朋友。有的比较熟是群主孩子的老师,有的是群主的客户、闺蜜、同行……。
群主每天都会发音乐到群里,并分享自己生活中美好的片段。其他和群主比较熟的群友会在群里定期分享自己的生活里美好、难忘、感恩的事情或收获。群主和帮她管理这个群的群友,会定期提出一些升级群的建议,让群里群友响应。比如按时提交到群里自己的介绍,在2.0版本时要求大家每周分享小确幸。每次升级,就会请走一些没有响应的群友。
这个群的初衷,除了分享美好之外,群主也希望为群友们提供一些教练服务,支持群友的成长。我和群主并不熟,只有过两次被教练的经历和一次时间不长的聚会。被教练的过程主要是分享我自己遇到的问题,通过教练引导性的提问,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和方法。
目前这个群又计划升级到3.0版本。群主进行了一些问卷调查,想了解群友想从群里获得什么价值。并且提问群友对“心灵加油站“的需求和期待。这次感觉群主很希望把群的发展目标定位在”心灵加油站“。
这个目标对群主来说,也许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想法。因为看到她花这么多心思运作这个群,并一再升级。但我不知道这个微信群是否靠群主的这份心意和努力变成“心灵加油站“。我担心这点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群友们基本全部是和群主建立的联系,但大多数群友彼此之间是陌生人。
举个例子,今天我主动在群里发了一篇我的文章并借此补充了自己之前在群里发的个人介绍,因此和另一位最早加入群的群友在群里有了一次互动。由于都是最早期的群友,我之前还加了她的微信,但并没有私信聊过。今天我才知道她都不知道我是女生,因为我的微信名字比较像男生,微信头像也是风景,而且平时微信也几乎没有发过自拍。得到这个反馈,我在群里发了自己的照片,还把多年没换过的微信相册背景图片从风景改成了自己的照片。
这个经验让我发现,就算同在群里几个月,看过彼此写的个人介绍,甚至加过微信的群友,除非有更进一步的线下交流或一对一交流,仅靠线上群里互动也很难拉近彼此的距离。我想我的情况应该在其他群友身上也会发生,即便他们的微信头像用的是自己的照片。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群友认识、信任群主加入这个群,但群友彼此很难在微信虚拟空间熟悉起来。
我觉得微信群变成心灵加油站的前提是群里的人极少,最终可能只能是一对一的老友,或是彼此能信任的关系(比如线下熟悉的师生,或者教练与被教练者)。现实生活中,真正信任的人尚不能做到面对面时全然专注于彼此,进行心灵的交流,更何况虚拟世界中。我们愿意投入多少时间精力去了解或关心一个仅仅在微信群里有交集的人?
当然,也许恰恰因为在虚拟世界大家都不认识,都不熟,可能反而会更放松的说一些自己的故事或是发泄一些情绪和感触,但是否能从群友那里得到心灵的加油,恐怕就比较难了。也许群主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爱和努力,给需要支持的朋友一个空间,给予心灵的安慰。我理解群主的这份爱心,但根据我的经验,这个空间可能还是在线下的环境更合适。有合适的老师和同伴营造的安全信任的环境,更容易让参与者说出自己内心的话,宣泄出压抑的情绪。说出来的本身,就是一种释放和解脱。当然,这种场合需要各种机缘的配合,现实中也并不容易实现。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考虑,就是有需要表达宣泄的朋友,可以试着用写作的方法得到抒发。另外发表到一些公共平台上让公众看到,当你这么做的时候,这些情绪、故事,也许已经不再是你胸口压着的石头。这也是“奇葩说“,”吐槽大会“带给我的启发。当人把自己最隐秘的私人情感和故事暴露给大众时,这些情感和故事就变成了艺术,这对发表的人来说,真的是一种放下和解脱。好像金士杰的话剧《演员实验教室》里那样,把演员的真实的人生故事,那个最尴尬,最不堪,最难忘的the very moment,作为艺术呈现出来,演员自己和观众,收获的是释怀、共鸣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