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夜晚,风爽爽送进裙褶,甜甜的桂花香弥漫在身旁,我跟着风摇曳起来。中秋前后的阴郁,把月亮藏了起来,黑暗的花园里我快乐旋转,竟然独自笑出了声音。
好美啊!生活就是这样,仅仅是花香,就够了。哦不,还是得有书香。
1 爱书人
我在纸上画了未来的样子:拥有一大间书房,每天读16小时书。这就是梦想,不用为了生存的窘迫而支付我的时间,不用因为生命的短暂而放弃与历史长河中的人物交流。
这一定是个爱书人。
我也这么认为,我从小都爱书,尤其是课外书。
小学时家乡穷困闭塞,只能订一份《尖尖角》的语文学习报,每次我都手不释卷,上面有很多同龄人发表的文章。我还曾买过一本书,价格是四块钱,跟妈妈磨了很久才买到。我常常在家翻箱倒柜找书,找到的也只有爸爸的《故事会》。
还有一次,终于借来了一本《格林童话》,忍不住在晚自习课上看起来。偷看书,总是要藏的,藏了就更容易被发现。数学老师的大手从打开的窗户中伸进去,说“拿来”,我血都要凝固了,不是被吓的,而是怕被没收以后还不了人家。为此,少先队队长的红领巾和书一并被老师没收了。
初中的时候是在镇里读的,有了很多租书铺子,以言情、武侠为主。受姐姐的影响,我先看了金庸和古龙的很多书。记得那时候都有摘抄本,我把江南七怪出场时的人物外貌描写都抄了下来。也顺便背了《射雕》的开篇词: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摆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后来又受班里同学的影响,读完了琼瑶阿姨的书。
除了这些,还是有机会读了些挺好的书,比如鲁迅。
那时候对书的贪婪,完全受限于口袋的硬币。不管怎样,总归是个爱书的孩子吧。
2 我的大学
大学女生宿舍,风格各异。有喜欢化妆交友的,整个宿舍人都漂亮时尚;有喜欢学习读书的,整个宿舍人都成绩极好。我宿舍里的人喜欢读书写作。几乎每个人都写日记,也几乎每个人都会去图书馆借书。
一次可以借五本,几个姐妹一起借,借了再交换着读。读的都是小说,民国的,现当代的,国外的借啥事啥。曾经测算过读书速度,每小时100页。现在想来,也是囫囵吞枣罢了,读只是读情节。
偶尔有借哲学书籍,也不怎么读得下去。
那年,亚马逊开发在线商城,大量图书1元一本包邮。这种情况下,寝室一个女孩买了本余华的《活着》。这本书读完后,我结束了长达10年的哲学追问——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如果时间可以回转,我想,我会把四年的时间读完一座图书馆。阳志平老师,对我影响深刻。他的大学四年,就是泡在了国家图书馆,何其智慧的选择啊!
3 遇见读书人
两年前,线上偶遇阳老师。是朋友圈的一个人转了他的一篇文章(已经记不得是谁了,此处应当出现姓名并致谢),无意闯进去,眼界大开,寻根求源找到了他的公众号,再找到他的网志,再找到他的人,他的单位,在他身边学习。遇见他,恍然大悟,我不是一个读书人,简直就是个白丁。
后来,遇见了言君。是在007不写就出局的写作社群。言君的文字,实在太暖,见了面,才知道人更暖。听她张口说话,又惊讶于自己,从未读过文学。仿佛是个小学生。他们是读书人,是我羡慕和欣赏的读书人。
我心目中读书人的样子,也就是阳老师的样子,也就是言君的样子。
4 我愿此生永读书
最近两年买了很多书,纸质居多,电子书也有。书柜上已经放不下了,还是想买买买。我喜欢纸质书的墨香,我喜欢看着一个个实打实的字,和一页页能翻响的纸,以及读过以后的痕迹。
家里没有电视,是我坚持不买。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能有自己的书房,装买了书的书房。前段时间和朋友开玩笑,说我的”南书房“要开业了,当然还没有这样一个地方,但可以继续买书了。
买了书一个人读,多多少少有点奢侈。要是有人共读书,深深浅浅聊点什么,大概也会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就这样,我生出了组织线下读书会的念头。
囿于时间,迟迟没有实施,只是心心念念想了很久。跟友人们说起过,多是劝我:事情一样一样来,别着急。
大半年过去了,有点等不及了。最近没有花时间在读书上,感觉就像没有和心爱的人约会一样,失落,而且还是心心念念惦记。与其如此,不如找些人来一起读吧。
于是这两天在朋友圈发了几个”好书共读“的帖。
我愿此生永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