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谁打破的?」
「是我。」
在童年的经验当中,当我们很天真的承认错误之後,很可能接下来便是ㄧ顿无情的指责或打骂。
所以当我们长大之後,基於童年惨痛的经验加上自我保护的心态,当一件事情发生时,我们直觉的条件反射就是:「不是我!是别人害我的,我也只不过是个受害者而已!」
於是会找很多的理由来证明自己并没有错,来逃避责任并保护自己。
逃避责任,失去觉察
当我们急着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时,我们将所有的矛头指向了别人,而不是自己。开始去追究别人的过失,以规避自己应付的责任。
这时候所有的焦点都朝外,而不是向内的自省,因此也就遮蔽了看自己的自我觉察的眼睛。
负起责任,开始觉察
相反的,如果我们能够勇敢的跳脱这个「自我辩解」的陷阱,诚实的负起我们自己应付的责任,那麽「自我察觉」与「发现」才有可能产生。当我们负起责任的说:「喔!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於是事情改变的主导权回到了我们的手上,而不再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聚焦在如何改变
既然是我的责任,於是我们便开始要问:「那我到底是做了那些事才让这个结果产生的呢?」,「那我又要做那些改变才会让这种结果不再发生呢?」
当我们在问这些问题时,其实问题已经进入了解决的程序当中了。而不是像以往不负责任的推卸责任,推来推去,非但现有的问题没有被解决,反而又制造了更多的问题。
推卸责任,无法成长
同时有两个能力一样的人犯了错,ㄧ个推卸责任,把问题归咎给别人;另外一个坦诚的承认自己的错误与疏失。
承认错误的人马上检讨,然後发现了自己不足与大意的地方,并立即调整改变,於是他的能力立即得到了提升与进步。
而逃避责任的人除了因推卸责任因此和更多人的关系搞的更僵之外,别无改变与成长。
越负责任,进步越快
接着两个人同时又犯了错误了,两个人又以同样的行为模式去处理,ㄧ个又进步了,而另一个非但没进步,反而人际关系越来越差。
如此过了三年、过了五年、过了十年,其结果会是怎样呢?而你是推卸的人、还是负责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