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着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外出走走,但我们还是需要走进题海测试,面对血淋淋的分数仍然低头饮泣。
第一单元测试过去了好些天,孩子们考了多少分显然不重要,题型我也就不赘述。还是根据孩子们在测试中的表现反思存在的问题更为重要。
基础知识中的字音大多数孩子卡在三个字中剔tī、省xǐng、恣zì。第一个字挑剔的〃剔〃很多孩子潜意识中总以为读第四声,潜意识真是害死人啊!反省的〃省〃是多音字,平时用的也多,以我个人的理解对于这个字平时我们都读省(shěng),那么恣zì的恣平时用的不多,与一些孩子更是隔海相望啊。倘若这些字能说话,能有生命意识,能有感情该有多伤心沮丧。那么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呢,还是平时授课的时候没有着重强调,没有渗透进去。错别字、词语使用、病句修改比以前做得好一些,但错误率高的是“布署”。古诗词填空、名著阅读正确率比较高值得表扬。综合应用是手机阅读与纸质阅读为材料,让学生作为劝告者,向喜欢手机阅读的小明建议多进行纸质阅读。从学生的卷面来看语言组织没有问题,问题是,作为初二的学生应该要建构辨析问题的意识。光是粗浅的语言劝告是没有说服力的。首先应该分析纸质阅读和网络阅读的利与弊,不能一概偏全。相比较而言纸质阅读更能让人沉静、更有温度,这就其优势。这一类型的问题设置的指向在于引导学生更全面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与人通时如何做到让自己的话语更有说服力,你的理由、根据要能站得住脚。其次在于引导学生从网络阅读走向纸质阅读。但愿,但愿孩子们通过试卷讲评能有所意识吧。
接下来聊聊阅读吧。第一篇叙事文阅读《拔掉心底的篱笆》,文章围绕三件事表情达意。第一件事只因“我”小时候成绩不错,但不知道从哪儿听说学习成绩好,体育成绩会很差,加之我常常感冒更让我这个学习好的人坚信自己是个体质弱的人,从此与体育竞技绝缘。直到有次田径比赛体育老师找到我,了解我的顾虑后帮我分析原因才刷新了我的常识,最终我拔掉了心底的篱笆,在长跑竞赛中获得名次。第二件事是高二文理分科,我一直认为自己理科成绩差,加之老师时不时提醒我数学需要提高啊,偏科之类,在这种意念支配下我报了文科班。后来遇到一位泰斗级的数学老师再次点醒我,帮我找到了优势所在。让我如释负重,看到了数学的春天。第三件事读者朋友在不惑之年想学英语,因为担心年龄大学不会求助于我,后来我偶然看到有消息报道。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中老年计算能力下降了,但脑细胞未减少,模式识别、逻辑推理反而增长。我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朋友,朋友为此信心大增最终学有小成。结尾作者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常常对常识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无法真正地了解自己,在心底为自己搭建了篱笆,设置了心理障。
卷面上问题设置从四个层面来检测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第一个层面以表格填写,梳理文章脉络,掌握文章主要内容,这类题型做的还行。第二个层次语言品味,这是学生的短板。
体育老师的话,刷新了我小时候的“常识”。常识单从词语来理解并不难,但放在语境中就完全不一样了。应该联系“刷新”这个词来品味。作者的言下之意可能就是对自己道途听说缺乏常识了解而懊悔,厌恶。遗憾的是将近一半的孩子不知道“常识”这个词语的意思。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吴老所说的“常识”教育很重要,但同时感觉这是对自己莫大的讽刺,很受打击啊!
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
从语言风格上来品味这个语句的风格是幽默风趣,是关键,是提示。可惜的好是孩子们不知道语言风格的范畴,无法为“科学表明”“有戏”这两个用了引号的词语定位。语言品味涉及孩子的语感,有些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关于这一类知识点平时讲过,不但经常讲,郑重其事地讲,还举一反三地讲。既然讲了,那么结果为何不尽人意呢,天知道。但也不至于绝望,人总得活在希翼中,向前看吧。
第三个层面是对“拔掉心底的篱笆”的主题理解。解决这类问题先势必要理解“篱笆”这个词语的两层含义。“篱笆”本义是栅栏,功用是设置障碍。深层含义是心里对某件事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心理产生了恐惧。这两个层面孩子是理解到了,但学生呈现出来的思路还是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脱离文本内容;审题不够认真,答题语言组织不够严谨、缺乏逻辑等等。虽然在讲评试卷时做了全面的题型分析,但要完全渗透还需不断地练习。努力的方向明确了,该怎么做,还得另想出路。
第四个层面是从文本走向自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一些困惑。学习生活中因为对常识认识不够而存在的心理障碍,并思考如何克服。这样的题型比较开放,只要智商正常的孩子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但从语言组织的严谨性来评价,我对孩儿们的给出的答案都不太满意。我个人认为你得交代种在你心底的篱笆缘由,有怎样心路历程,你如何拔掉。语言得凝练、精准、优美。作为初二的学生我觉得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尽管梦想与现实有很长的距离,但总得为梦想努力,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
第二个版块的阅读是说明文。这次测试说明文内容不是很艰深,语言通俗易懂,一目了然。问题设置没有太大的难度,只要稍微认真一些,眼睛放大一些失分不会太多。值得表扬的大部分孩子做得还不错。当然也有些孩子被说明方法的定位与作用分析难到了。那些与文字无法相吸的孩子也真是辛苦至极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过失。请上天恕罪吧。
最后一个版块就是文言文,这是最为艰难的。从七年级到现在的八年级无论是大考小考古诗文题型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选择、断句、翻译、问答题。选择题全做对的凤毛麟角,翻译第二句相对来说有些难度。最后一题结合文本和《愚公移山》中“愚”的不同点,加以分析。这样的题型如果让孩子走向深层次的分析,让孩子们从粗浅走向深邃是我仰望的星空。他们能够根据文本写出一二三点我足以欣慰。最后一个版块是古诗赏析,我这些可爱又悲催的娃儿们啊,在你们的心底所有的诗人都是悲苦的吗。你们睁大眼睛看看古诗内容啊。“临水吟诗,静听钟声”有多苦呢。唉,望着美丽的古诗,我也只能仰天长叹。穿越吧,穿越到远古一起来邻水吟诗,对酒当歌。
好吧,回到现实吧,且让我们在教与学的路上潜下心来,学习、静思、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