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远比你想象的简单

一说到写作我们的固化思维里就会浮现:我没有文采,这种文绉绉的事还是交给大文豪吧。仿佛大文豪天生就会写作且篇篇俱佳,不需要学习一样!

曾经我也这样认为,直到遇见《写出我心》这本教普通人写作的书。本书是美国作家、书写教练娜塔莉·戈德堡的成名作。娜塔莉在书中毫不掩饰的袒露自己写作历程,让我们看到一个普通人是如何成为文学作者的。

曾经的娜塔莉也是个讨厌写作文的孩子,一篇作文东拼西凑,干巴巴的。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她成为文学作者,可见普通人也可以写作。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散文《伤仲永》,仲永本是一位神童,后因不学习沦落至普通人。由此可见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天才都需要学习,如果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的知识,是无法长久的。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就算只是普通人,通过后天学习也会有所成就 。

正如娜塔莉所说:“如果你有写作天赋,那自然是人生幸事,但仅仅靠天赋是走不长久的。后天努力会让你走得更远。”这正是对普通人也可以写作最好的解说。

既然无论天才还是普通人都需要学习,那么普通人该如何开启写作之路呢?

一、写作练习从一个不太难的目标开始

娜塔莉说:“有件事真是奇怪,那就是我们从来不会质疑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之前,是否应该花上好长一段时间练球,可是碰上写作这种事,我们却难得给自己练习的空间。”

写作也是一项技能,它跟足球一样,想要精进技能,就需要大量练习。写作初期起点不要太高,不要给自己施加压力追求字数和词汇量,应给自己设立一个不太难的目标,如每天200字、用白话把一件事情说清楚。

台湾作家林清玄小学三年级时立志成为一名作家,从那以后他每天都在不断地写,小学时要求自己日更500字,中学时每天1000字,大学时每天2000字,毕业后每天3000字,几十年来一直笔耕不辍。

量变引起质变,写作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去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搜宝名言: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二、勿追灵感,定时练习

众所周知创作需要灵感,但我们绝对不能坐等它来。因为灵感是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累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出现的富有创造力的思路。且具有突发性,来的快去的也快,是我们无法掌控的东西。因此不管有无兴致都需要练习。

写作练习就是定时演练。不管你选定的时间有多长,都必须遵守,并写完整个时间段。

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用三十几年持续写文,每天五六个小时,到上午十点为止。每天写10页,每页400字,写够10页便坚决不写。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而灵感却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因此不要把创作寄托在灵感上,要像吃饭一样把写作当做每天必须完成的事。

李敖:你不能等有了热情才救人、你不能等有了灵感才作文。一如妓女不能等有了性欲才接客。属于你该做的事,纵属勉强,你也要做。

三、正视自己、写出最真实的自己

不要惧怕写出垃圾文,接受一开始不能写出好文的事实,不要用文章的好坏来给自己施加压力。娜塔莉说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惰性、缺乏安全感、自怨自艾,以及深恐自己根本没啥值得好说的那种心态。要知道垃圾也有垃圾的好处,好好享受写垃圾的过程,就算在纸上写下全世界最烂的垃圾也没关系。

娜塔莉·戈德堡非常会写废话,她有一大摞活页笔记本,高约五尺,这些笔记本里写满了她的心灵垃圾。而这些笔记本都出自她住在新墨西哥州道斯市刚开始写作时。后来她把笔记本都送给了楼上邻居,她的邻居看完她的笔记本后对她说:“如果你那时可以写出那样的垃圾,而现在又可写出这种文章,这让我体会到,没有什么事是办不到的。”

没有暴风雨就没有美丽的彩虹。当我们每做一件新事情时,都会遇见阻力。面对它不要逃避,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余光中:要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缺点。你会一年年地长大,会渐渐遇到比你强、比你优秀的人,会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你所厌恶的缺点。这会使你沮丧和自卑。但你一定要正视它,不要躲避,要一点点地加以改正。战胜自己比征服他人还要艰巨和有意义。

想要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就不要自我设限,勇于打破禁锢。正确面对写作这件小事,写作哪有那么多技巧不过就是与自己交流。不要把写作想得多么高大尚;不要自我施压筑墙禁锢自己;不要在写作前就对自己有所期待,所谓期待越大、失望越大。尽管去写,什么措词、标点符号、语法、通通都不要想,只管写写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