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大巴事故引发议论纷纷,不缺乏各执一词激烈尖锐的观点。
有的观点指责女乘客的自私,不理智,没有教养…比较直白明显,就不展开探究了。
有的观点指向男司机的不专业,情绪不稳定,甚至阴谋推测,即公交行业也许存在某种不成文的处理方式。
有其他发生过的事件作为案例,有的公交司机,为了给不守规矩干涉驾驶的乘客一些教训,他们可能会在驾驶过程中,故意制造车祸意外,比如撞树,急刹车等等。之前有一个事件中,干扰驾驶的乘客直接被刑事拘留了。
而在事件录像中,司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向左打方向盘的动作,而此时,对向车辆离巴士很远,一个专业的司机并没有必要如此大动作地打方向盘。也许,他只是想吓吓这位女乘客,只是当时,他忘记了自己在危险的行车路段,或者,他高估了自己的控车能力。
当然,以上只是一些基于现有已知内容作出的推测,不可定为事实。
只是,我突然想到了,小时候读到的故事,囚徒困境。
可能大家也曾耳闻过,大致讲的是两个囚徒之间的博弈。
如果两个囚徒选择放过彼此,那么两个人都可以被释放。
但是,一旦一方选择放过对方,而对方选择陷害自己,那么,对方可以被释放,自己则会被拘留。
最糟糕的情况是,两者都选择陷害对方,这个时候代价是最惨烈的,双方都将被处以最久的拘留作为处罚。
道理就是这么容易,而且,如果这是一道奥数题,最优解一定是,彼此放过,而理性情况下,大家都会选得很正确。
可是,当时的情景里,两个成年人,在情绪奔涌的情况下,理性细若游丝。
弗洛伊德所谓的死本能,受到外界刺激被激发时,要嚒,会向内伤害自己,要嚒,会对外进行攻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阈值,来抵御刺激的影响,靠着自己的自制力,受到的教育,让自己在情绪奔泻而出的情况下,继续控制自己的理性在线。
很遗憾,不得不说的是,无论是不顾场景不顾修养,为了下车而冒着事故风险而敲打司机的女乘客,还是在工作情境下不能够专业地控制自我情绪,作出最优决断的司机,都是心理不成熟的。
他们都是在被困境干扰下,丧失了理性决断力的囚徒。他们都在那一刻,选择了看似利己的选择,可是,却造成了最惨烈的后果。
其他乘客有错么?他们无辜么?司机和女乘客,他们又无辜么?
生而为人,试问有谁,活该被诛杀?试问又有谁,天生被赋予权力,有资格审判他人的生死?
在这个事件里,有不够成熟的人,有不够理智的人,我们可以指出,可是,谁又能保证,自己在每一时每一刻,都能保持理智,都能做出最优决断呢?
从众心理也好,旁观者效应也好,匿名性带来的保护也好,回避的防御机制也好,自我保护的安全感需求也好…我可以理解,属于人类的脆弱,谨慎,不想惹麻烦,希望可以被动安全度过的侥幸心理,因为,这就是人类的本质啊。
只是,不作选择,也是一种选择,也会造成后果。
只是,在这个特别的情景下,每一个角色的选择,最终的最终,很遗憾,导致了最糟糕的后果。
这是一种不幸,遗憾,无奈,和警示。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值得被珍惜。每一条生命的逝去,都应该被哀悼。
谩骂是毫无建设性的,悔恨是改变不了结果的。代价已经被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类无力去修改过去,也许能够影响的,只有未来。
希望下一次,我们可以主动一点,做一些什么积极性的事情。
如果我们是当事人,也许我们可以在关键时候,意识到自己被情绪左右了,于是,觉知到,自己应该停下来。
如果我们是旁观者,也许我们可以在关键时候,提醒一下那些被一叶障目迷茫了的人们,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而是平等地,理性地,坚定地,温柔但有力量地,告诉他们,停下来好不好。
囚徒困境的解答,也许是觉知,觉知到天地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一刻背负枷锁。我们可以选择一时的快活,但同时必须接受可能带来的所有后果,为之付出所应付的代价。我们也可以深呼吸一下,停止一下,认真地想一想,该怎么办,才可以得到最优解。
我们本来就足够聪明,足够聪明地可以从经验中学习到应对的法则,我们只是会一时迷茫,需要觉知。
而现在,这些人,已经用他们的悲伤故事,带给了我们一场觉知。我们当珍惜,这一场代价昂贵的课程,感谢他们,哀悼他们,并且希望,更多的人们可以因此,可以更好地面对下一次的困境抉择。
人类的进化过程,自古至今,难道不都是这样的么?付出昂贵的代价,换取的是经验教训,这是这个世界的等价交换法则,很公平很理性,既充满着遗憾,也隐藏着希望。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某石
201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