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偶然的机会,遇到奥修,只读了几句,便有很深的归属感,冥冥中的通道似乎立刻打开且畅通无阻。灵魂的相遇,从来都是久别重逢。
第一本《当鞋合脚时》
网上的简介:
“庄子是最难得的开悟者之一,甚至比佛陀或耶稣更加难得。因为佛陀与耶稣主张有为,而庄子强调的是无为。有为当然能做成事,但无为能做成的事更多;许多事可以通过意志来做成,但更多的事可以通过没有意志来做成。无论你通过意志做成什么,总是会成为一种负担,一种冲突,一种内在的紧张,你随时都有可能失去它,它必须被持续地保持着,保持它需要能量,保持它最终会把你消耗掉。只有通过无为得到的才永远不会成为你的负担,只有不成为负担的东西才能成为永恒。只有无一丝一毫不自然的东西才能永远永远与你在一起。”
我喜欢的句子:
- [你从来没有完全地笑,你从来没有完全地哭,你从来没有完全地怒,你从来没有完全地恨,你从来没有完全地爱,没有一件事是做得完全的。一切都没有完成,没有一件事是完全的。它缠绕着,于是你脑子里总也有那么多的事,那就是你为什么如此不自在,你永远不会有到了家里的感觉。]
我的感悟——家,就是这样的地方,彻底地放松,做自己,意味着你所有的行为、情绪都可以在这里实现,因为家很安全,不是那间屋子坚固,而是里面的人让你有可以背朝下躺下去的信任。
- [规则是死的,领悟是活的;规则将成为一种禁锢,领悟将给你无垠的天空。]
[如果一个师父给你规则,明明白白他是个假师父。避开他!一个师父只能给你领悟,教你如何领悟你自己——然后规则将会来临,但他们将出自于你的领悟。]
——这便是有形与无形、有招与无招、有为与无为了。
其实规则都有例外,制定的时候都有条件,这就为执行规则带来了不便和空间,也促成了不同人对规则不同的领悟。记得哲学老师曾说,有思想是可怕的,思想会形成体系,体系意味着牢笼,牢笼首先锁住自己,接着就想锁住他人。讲得就是规则这个道理。但规则恐怕是学习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在辗转往复后的领悟,达到忘掉规则,所向披靡的,则已经修完了第三阶。
3.[忠实于你自己,不要去看别人怎么说。。。。因为这也是走向自然的唯一途径。。。。自然是对的,容易是对的。做你自己是对的。成为你自己就是你能真正存在的一切,其它任何事情都是步入歧途。]
——自然与人类社会是矛盾的么?这是我现在很大的疑问。亦或是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像森林植物、动物群体、地形地貌一样。如果是,那么顺应自然,一定是对的。成为自己,寻找那件做起来最舒服、最是自己、做得最好的事,那就是上天赋予你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也是你自己的一部分,找到它,去做,才能逐步完善自己。其他的样态,都不是自己,都是歧途,都是浪费时间。
4.[如果你领悟了一件事你不必去记它,它成为你的血液,你的骨架,它就是你。无论你做什么将通过那种领悟去做;这是一种无意识的现象。]
——这同上面讲的有相通之处。记得听陈老师讲座,语文老师的一句话,我不是语文老师,我就是语文。就是这个意思。人与事,是合一的。
- [生活不是通过时间来领悟的,它是通过静心来领悟的。它是向内的。时间是一种外在的运行,时间在圆周上。一个人可以活上1000年却仍然愚蠢。事实上他将变得越来越愚蠢,因为他将长大。如果你有一颗愚蠢的种子,在1000年内你将变成那么一棵巨大的树,成百万的蠢人将在你的树下栖息。无论你有什么,都会生长;没有什么是静止的,一切都是生长着的。所以一个蠢人变得更蠢,一个聪明人变得更聪明——但时间与领悟没有关系。]
[成熟跟你外在的人生的经验无关,它跟你内在的旅程有关,它跟你对内在的经验有关。]
——并不是时间长了,自然就明白了。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个道理。有些时候,我们说,长大在一夜间。有些时候,十四年,十万八千里的西游,仍无法让师徒四人有相同的领悟。
- [如果玫瑰未经任何努力就是美丽的,人为什么不能呢?所以庄子说:「顺其自然,你将开花。」如果这一寓意越来越深地进入你的内心,一切努力都变得毫无意义。于是你就不再按部就班地计划将来,而是活在此时此地,当下即是一切,当下即是永恒,这就是佛境,你已是佛陀。唯一缺乏的是你没有给它机会开花,因为你是如此地专注于你的目标。]
——这里的努力,应是刻意。一厢情愿,终是徒劳。此刻,才是永恒。
- [...如果你只倾听你自己的声音,倾听!静心是一种深层的倾听,倾听内在的声音。当你变得安静时,声音停止了。庄子回他的家去了,佛陀也回他的家去了,不再有耶稣,你的父亲和母亲真的走了,所有的人都走了,只留下了你,在你的虚空中独自一人。那时你的本性自行显现——那是一朵花。当种子开裂,探出身来,发芽,你的内在声音出来了,发芽了。那么跟着它:无论它领向何方,跟着它。不要倾听任何人;那是你走向神的路。一个师父所做的一切都是把你带向你内在的声音。师父不应该成为替代物,不然你会变得比以前更加繁杂。]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所有的别人,都是她们自己。每个人都独立的活着,像生长在丛林里的一棵树,与周围任何树都没有关联。安静地生长,不要左右张望。
8.[如果你真想成为一个静心者,首先得回到过去。如果你在哪个岔路口走错了道,唯一的办法是回到那个岔路口去,再走上那条正确的道路。没有别的办法。无论你现在在哪里,你不能一下子从你的所在回到正道上——你必须回去。]
——是的,没有别的办法。这就是静心的好处和作用,如果一直静心,会一直在正途,一直是自己。如果想要静下心来,说明现在心不静,路不正。
- [没有必要对抗,没有必要逃避。唯一需要的事情是踏入蔽荫处坐下不动。这就是你一生中所需要做的事情。让事物沿着它们自己的轨迹。你只是闭上眼睛向内移动到没有阳光渗入的中心。那个蔽荫处庄子称作「道」,你内心深处的本性——完全是最深处的,绝对是最深处的。]
——回归。首先要能找到来时的路,太多的遮蔽,去芜寻根。
10.[能量本来是惊人的,但它在争斗中被挥霍了;你分割你自己并从两边争斗,能量被消耗了。同一种能量会成为狂喜,如果它在一种内在的和谐中运行而不争斗。接受,接受万物存在的本相,这就是道的基础。]
[在死亡敲门之前,接受你自己——那就会发生奇迹。那个奇迹就是当你接受了自己,你便不再逃避自己。]
——内心纠结最痛苦,斗争让能量消失,人虚弱无比;心定下来,能量回归,人会通透圆润。接受本相,让能量的道形成、畅通,一切都是顺的。
- [让你的有为成为你的花儿,看得见,但让你的无为成为你的根,看不见的。保持一种平衡:树木在天空中长得越高,根必须扎得越深。你应该是同样的——每天都进入有为,但随后进入无为。让它成为一种节奏,一种和谐。]
——每逢树的比喻,我都深感欢喜。保持自己内心的节奏,最重要。
- [道说,你身上无论什么美丽的东西,隐藏它,永远不要表演它;你身上无论什么真实的、有价值的东西,隐藏它,因为每当一种真实掩埋在心中的时候,它就像土壤里的种子那般成长。不要把它抛出去。如果你把一颗种子抛在街上让每个人看,它将死去,而且死得毫无意义。它只是死去,将不会有再生。就像对待一颗种子一样对待一切美丽的、好的和真实的东西。给它一些土壤,给它一个在心中的隐秘之处,不要展示它。]
——滋养、灌溉它,让它成长,种子需要向下和向上的双向成长,该露出地面的定会自然露出,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对待孩子,对待自己,对待家人,对待朋友,都该好好呵护他们身上美好的种子,陪伴等待它们开出美丽的花。
- [无论你通过意志做成什么,总是会成为一种负担,一种冲突,一种内在的紧张,你随时都有可能失去它,它必须被持续地保持着,保持它需要能量,保持它最终会把你消耗掉。]
[始终记住一件基本的事情:不会有比自然更多的东西,自然是一个整体。所以你必须找到一条从你生命被驯化的模式中退出,并进入自然流动的途径。]
——之所以认同这句话,并不是懒惰为自己找借口,我仍然认为坚强的意志力是做成很多事的必备条件,甚至是关键时刻的唯一条件。但这里所说的意志是负担,应当是说它本不属于我们,这是我们后天训练自己而得,是强加于自身的,所以消耗了我们的能量。生命轮回,我想,这就是相依相生的吧。不能总靠意志力去做事,大部分事情应当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 [智慧是那种当你把觉知带入任何经历时出现的东西,觉知与经验的相遇就是智慧。经验加上觉知就是智慧。当经验加上更多的经验得到的是数量,但是没有那种——能够使你自由和智慧的质量。]
——时间,不等于领悟和成长;经验,也不等于。时间和经验的累积,只是99%的汗水,所谓苦劳,真正的功劳,一定要等到觉知的到来,它像一滴神奇的调味剂,让前面所有的辛劳顿时有了灵气。智慧不常有。
- [轻松是对的,有了正确的开端,你就轻松了。这就是判断标准:做任何事情,如果你觉得容易做,这就对了。如果你干得不顺畅,那是什么事不对劲了。如果你紧张,这就意味着你的生活不顺畅。如果你不能入睡,不能放松,这就说明你活得不痛快──你在追逐困难的事情,不可能的事情。改变你的生活作风,你走的是岔道。有了正确的开端,你总能自在,有了正确的开端,你总会放松──这就是判断标准。 所以每当你干什么的时候,你得看看发生了什么:如果你变得平和,如果你变得闲适、自在、放松,这就对了。这就是判断标准,再也没有什么另外的标准。还要记住的是,对你来说是正确的,可能对其他人是不正确的。因为对你来说是容易的事,对其他人也许并不容易]
——上帝赋予你做这件事的能力,不是那种任何人只要通过时间和汗水的累积就能达到的,一定是只有你才能做的,所以一定是轻松标准,不是汗水和烦恼标准。
16.[道认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全,只有近乎完全。你完全的那一刻你消失了。完全不可能存在于事物、物质。事物本身就提供了一些其自身的缺陷。你不可能在躯体中完全,总会缺少点什么——而那一点所缺少的东西就是一种联系。]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是自己缺少的那一点,这就是为什么,遇到了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种圆满舒服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