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就听闻魏书生老师的教学事迹,也曾拜读《班主任工作漫谈》。当读完《班》时,内心里忽然觉得敞亮了许多。而毕竟自己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缺乏远见卓识也罢,缺乏干将勇气也罢,是没能将魏老师《班》里所蕴含的那种教学思想贯穿到自己的教学与管理实际当中。
每每觉得自己就像是梅老师所说的那种瞎忙式的班主任 。总在内心里期望着能够在工作中不再那么捉襟见肘。而这次便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在梅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得到一个共同进步,相互交流与提升的机会 。
读完《教》,内心里的感觉很熟悉,就像读《班》时一样的受教。不得不说魏老师站的角度是更为贴合教育本身,而不是管理。同时他所站的高度是人生与世界,而不仅仅是班级。
他在序言里就说到,教书育人要育人第一;一位教师,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教书的同时始终要注意育人。借用武侠功夫的理论,我想这就是武林高手所说的内力,内力的根基越强大,则同样的招式,经他的手发出,也会具有更强撼的力量。而反观,很多的老师却是总在追求招式,也就是外在的技 。
我想,我们是首先要有这种育人为本的理念,并持之以恒的去在“内力”上提升自我,才能够在外在技巧——“招式”发力时,有更好的效果。读到了“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十法”,“研究学生心理,提高教学效率”就是有力的对此理念的佐证。我们作为教师,不只是将知识从书本上搬到学生的眼前,或者是搬到学生的脑子里就算是结束了我们的工作。
而是真正要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当作学习的主人;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去引导他们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要组织课堂,改变自我的形象、肢体与声音语言;运用不同的活动技巧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动起来,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此,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效率才能提高起来。这不就是新课改所要前往的地方与所要达到的目标么。
看来,我们并非要搞新型课改,而应该要向经典致敬。我们向教育的本真致敬 。读到“最好的学习是自学”“效率是关键”。这就是技的层面,我们在教学中,面向学生,面向家长,甚至面向领导所要呈现的最终也就是教学效果 。
而这其中,能起到四两拨千斤效果的关键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效率问题。说效率很抽象,实际上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增大劳动量。
魏老师给出的四点注意值得我们注意:
(一)减少犹豫时间,明确任务;
(二)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三)利用生物钟规律;
(四)订计划,做总结。
这让我想到了一句名言:我们的生命从长度上来说是有限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尽力拓宽其宽度。对于生命而言,去体会更大的可能性就是其一方面价值的体现。而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去发掘,去体验,去思考,去实践,去总结,去经历。我想这就是魏老师所说的育人吧 。
而耐心却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从行动与习惯养成方面着手,或许有更直接的效果。为了在一段时期内对班级整体进行引导,让那些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课前预备习惯及自习课自律习惯;并且能够让他们收获一个平稳的学习心态。
一点实践经验
新课改的浪潮进行了这么多年,高考方面也在最近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变。陕西省的英语高考试题将在接下来使用全国卷(一)来代替最近十年的自主命题。这无疑增加了高考难度,对于陕西省的考生们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其中最大的变化莫属去掉了语音、单项选择、单词拼写几道题目而增加了英语听力。
“听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言技能。高考如此改革则很明显能看出是将听力能力要求为导向,代替以前的以基础知识为导向。那么对于目前在校的这些学生来说,最大的两个问题是;
一、词汇量在短时期要想方设法加大。 二、“听力”耳朵灵敏度的训练。
这里的词汇量是指不要求准确拼写的前提下,会读单词,并在遇见单词的时后能够快速反应给出其释意。而所谓的“听力耳朵”,则是指在听的方面,对于英语语言的一种熟练度的体现。由于我们是外国的英语学习者,则更要求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要刻意去营造一个英语的学习环境。从这两点出发,那“集腋成裘”不失为一个听力训练的好方法。即是通过每天一小步的方法达成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学习效果 。
如此,长期以往地坚持下来,“听力”能力的增长必定是会出现的。同时,我可以利用班主任的查班——这一工作便利来对学生进行有力的监督与督促。
其一,监督其到校;
其二督促其进行“听力”训练。
可以想见,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必定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还有,除了每天固定的“听力”训练时间外,提前到教室还为学生保证了课前预备的时间。在听力训练结束后。尽快地整理自己的课堂用书与学习资料,为即将要上的课做好准备,也是可以起到调整自我学习状态的作用。从而使得学习的效果提升。
愿学生们继续对自己严格要求,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坚持利用好这短暂的十分钟,练习好自己的听力,也培养好自己的学习心态,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