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一年多了,什么领域都接触了一些,无意间在图书馆发现了这本书,斋藤孝的《超级阅读术》,快速地浏览了一下,决定作为自己下一阶段读书任务的第一本。
这本书的内容从总体上和其他讲阅读的书一样,详细介绍了速读和精读的方法,最后推荐了一些书单,因为是针对日本人推荐的,书单不看也罢。我自己从书中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读书超过1000本才能成为读书达人。
书读得越多,你的知识也就越丰富,对内容的理解也就越快,从而使得你的阅读畅通无阻。相反,读书少的人,由于知识贫乏,理解不了内容,也就无法加快速度。例如,读一本新书类图书,对于该书涉及的背景知识,只了解一成的人和了解五成的人,对内容的理解和阅读速度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该怎么做呢?书中给出的建议是请集中精力读几本书自己想读领域里的书,这样就能相对高效率地积累起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在读完6~7本之后,就对该领域的知识有了八成的了解。最终,对哪怕第一次读到的书,都只要去理解剩下的两成就行了,这样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读完一本书。读过1000本书的人,他们对各个领域的书几乎都读过6~7本,因而,读过上千本书之后,便能称为读书达人。
在此,立志读书1000本,让自己成为读书达人,将这本书作为我的第一本书,你看咋样?
二、设定读书目的,让读书切实有效。
原文中写道:几乎所有不怎么读书的人,在读书时都不考虑目的,虽然他们很容易感受到完成读书的过程,但如果要问他们是不是完全理解了书中的内容,回答是否定的。尤其是要求他们“请告诉我刚刚读过书的内容”,大多数人便会结巴起来—。
我深以为然也,因为我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因而从此开始设定我读书的目的,也就是假设“要将现在读到的内容明天介绍给别人”(通过简书的形式),逼迫自己理解书中的内容,理解书中的逻辑,将书中的内容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语言。也就是在阅读中加入思考,让书中的内容成为自己的人生经验。同样的,对于书中精彩的部分,对于经典的书,则要充分利用抄写、背诵、翻译等手段,让他们称为自己大脑中的一部分,这样它们才会影响我们的言行举止,让自身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三、用不断读书的方法,提升“发问能力”。
在会议上仅仅认真倾听无法抓住本质。因为只是倾听,无法整理进入耳朵的信息。我深以为然,因为好多时候,在会议上我被问了个瞠目结舌。书中提了个好建议,一边听人说话,一边考虑自己要说些什么、问些什么,记录下关键词。重复这样的行为,你的发问能力必将提高。当你的能力提高后,一旦被问到你是怎么考虑的时候,就能立刻回答上来。
其实这和读书的关系不大,依然是思考的问题,让思考成为人生的一种习惯,这样,才能全面提升自己。读书亦然需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