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都看到

印象中,养老院里的老人是很可怜的,孩子不关心,身边没人陪,在空阔的房间里孤独地老去,浑身散发着衰败的气息,麻木地看着自己步入死亡,绝望而孤寂。

小时候去养老院做志愿,发现老人们安静和善,休闲活动丰富,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只是在门口坐着晒太阳,四五点的晚饭,七八点就上床了。养老院里,老人们吃穿不愁,但看着他们,我总是会感到一股难以言说的悲伤,像极了冬日里的太阳,明亮耀眼,却难以驱散严寒。

儿时的画面太过强烈,我暗暗下决心,以后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能把自己的父母送进养老院,我想将幼时他们给予我的快乐如数奉还,想让他们知道,即使年华老去,生命依然可以异彩纷呈。这是年少时非黑即白的论断,只是我没想到转变来得这么快,虽不至于改变我对父母的态度,却让我看见养老院背后的苦涩。

外公外婆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年过半百,已经有四个外孙了,每天忙着工作和照顾孩子,二女儿一家在外地生活,小女儿是我母亲,远嫁他乡,每日上班赚钱供我和弟弟上学。前段时间,外婆意外住院,生活不能自理的外公无人照料,女儿们有各自的家庭,生活并不容易,这种情况下,她们不知作何选择,只能把外公送进养老院,让护工帮忙照料。亲戚朋友时常去看望外公,他说养老院住的很习惯,还结交了新朋友,环境也挺好的,听到这些评价我内心长舒一口气。

一次,母亲和一个叔叔聊天时谈到这件事,叔叔说,老人都会这么说,住不习惯也不会说出来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那些积极正面的评价其实很暧昧,到底是年迈的父母不愿子女麻烦的托词还是他们真的对当下的生活满意,子女们究竟应该觉得这是父母安慰自己的话还是相信他们真的很快乐?我们的想法在模糊的界线间摇摆,大多数时候,即使我们秉持着某种判断,也很难在现实情况下做出改变,只能尽力寻找自己的最优解。

送父母进养老院的做法有其残忍之处,但每个人所面临的的情况大相径庭,除了真的对父母漠不关心的人,大多数人都在现实中苦苦挣扎。所有人都希望能按照自己理想的方式生活,但这世间哪有那么多如愿以偿,多些宽容和理解。你可以坚持自我,按自己的理念行事,只是,当我们面对这样的事情时,不要轻易地做出判断,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我们无法真切知道别人究竟经历了什么,没有权利对他人的选择多加置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