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自卑与超越》:
作者:阿德勒(与佛洛依德同时代人)
1.家庭、学历等自卑
2.想做又不敢做
本书主要概要:
1.自卑感产生的根源
独特的人格(你与周围的环境形成的)决定了自卑的点
独特的人格不同,每个人get到的自卑感的点不同
理想自我越高,自我评价越低,自卑感越高(自我评价与理想自我的差距)
社会性的角度:自卑感的起源往往是社会适应不良、有生理缺陷、不愉快的童年经历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经历,而是赋予经历本身的意义
2.克服自卑感的方法(面对、回避)
自卑感的表现:头疼、失眠、患上焦虑症、拖延症、犹豫不决(自我保护的对策)
自卑情结的句式:因为有A这个因素的存在,所以我做不到B那样的事情(画地为牢、自我保护、自找借口)
优越情结(虚假优越)一个人越是吹嘘什么越是缺少什么
骄傲自大、一意孤行
3.关于自卑的补偿机制在工作、社交、婚恋三个人生课题中的体现(合作、学会关心他人)
(1)工作
(2)社交:归属感越强、自卑感越弱
(3)婚恋:喜欢一个你想要成为的人、互补型恋人、童年经历的影响(父亲暴躁,找一个温顺恋人)
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用脚踏实地实现真正的自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