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与大学的情怀应该是不容置疑的。
从一岁抓周开始,父母和亲朋好友都会摆上各种各样的东西让孩子去抓。若是抓到了笔,大家欢笑着祝贺将来的作家;若是抓到了算盘,又被夸奖为会成为一个搞经济的金融家;若是抓到了博士帽之类的,一准是乐得亲朋好友笑逐颜开,似乎从那一刻起亲友们已经开始见证他学位授予的模样了。
刚刚会说话的孩子,还未来得及去幼儿园,就被父母教着a、o、e,教着1、2、3,更有甚者已经开始教着孩子背《论语》、《三字经》。家长们最怕的是孩子在学校里跟不上节奏、比不过别的孩子。
从这个时候,或者比这个更早,一场长达18年的马拉松就此拉开帷幕。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所有的心都在悬着,直到18岁的孩子背上行囊走进大学,一家人才会稍稍松一口气。
也或许就是这个原因,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曾经绞尽脑汁地思索:“究竟是清华好,还是北大好?我到底该去哪一个?”在经历了多年魔鬼训练之后,大部分孩子终于明白,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般挑学校,也一个个开始了回忆这段往事的自嘲。
更可笑的是,我表弟在还没上小学就缠着我问,“青蛙大学里全是青蛙吗?”一个连话都说不清楚的孩子,就已经开始企盼着最有名的学府了。还有我那年过耄耋的爷爷,每年还在关注着村里谁家的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都心心念念着“大学”,足见“大学”在中国人心里是那么地让人心驰神往。
我妈说,她考上师范的时候,姥爷把她送到学校,临走前跟她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别浪费了这么多年的努力。”我考上大学的时候,我妈也把我送到了学校,正好赶上学院办留言墙,我妈工工整整地在那块墙上写:“今日送女来,望成栋梁材。”
无论什么时候,几乎每一对父母都对“大学”报以极高的期待,他们把18年来含辛茹苦保护的“雏鸟”送到这里,希望四年之后这座“象牙塔”能够让他们看到日渐成熟的“雏鹰”。
这是一个美好的想象。也只是想象。
大学的“象牙塔”早已不是大家想象的一个不被世俗生活纷扰的,充满文学和艺术的小天地。昔日的“象牙塔”已然成为了另一番景象。
1)攀比。越来越多的新闻爆出来,为了买LV的包包,为了买昂贵的化妆品,为了能够拥有别人有的、没有的一切东西,原本并不富裕的大学生想起了各种各样的法子。显然,仅靠廉价的劳动力绝对不能满足这些欲望的需要,于是裸贷、援交.....
2)自卑。出身条件不好的孩子会频繁地感觉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从知识储备到综合素质、从学习能力到为人处世,他们都赶不上一线的孩子。长期的心理压抑,轻则使一个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变得不再自信,重则演变为抑郁。几乎每一年,每个学校,都有学生因为抑郁选择轻生。
3)昏昏度日。终于熬过了最艰苦的高中生活,终于摆脱了父母和老师的每日监管,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天堂,没有人管的日子里,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就是上课耍手机,周末聚餐出游。四年的神仙生活过完了,发现自己除了复制粘贴之外,一无所得。
......
这样“大学”的输出结果显然不是我们设想了18年的样子。
如果说,这时候我们还能意识到,“大学”是自己自学的,是自己管理自己的第一步。那么接下来的现实只能更加让人掩面而泣。
读研的这段时间,我经常见到、听到这样的消息:
1、同学文章被录用,编辑问他发普通还是核心,普通审稿费3位数,核心4位数。
2、读博的师兄说,发了一篇C刊,审稿费4位数,还要排队等3个月。文章不发不行,发少了也不行,毕不了业。
3、为了赶项目进度,X老师不得不连轴找了几个翻译,把外文的论文翻译过来,然后语法修改,用中文版发出去。
4、专业的核心期刊,很多时候你排队也发不了,因为这个版都被某个高校、某个学院用重金买下来了。
......
现实就是这样,学术圈太乱?不发论文?好吧,那你的奖学金没有了,你可能毕不了业,你的项目完成不了,你拿不到资金......
而如果你花钱(花大价钱)发了呢,你会申到更多的奖学金、会申到更好的项目、会拿到更好的就业或者升学机会。
这就是现在的“大学”,一个“非成果不说话”的大学!
刚读大一的学生都在着急麻花地发论文,读大二大三的都在写书,读研读博的都在拿着厚厚的红票子排着队等核心期刊,老师们在觥筹交错、来回运作更大的项目、基金。
在此之前,很多人都把这些话放在私下里说。但是1月下旬,《武汉大学学报》和《同济大学学报》同时被踢出C刊,彻底引发了多年来学界对于学术评价体系不公正不合理的一次集体爆发。两个学报的主编公然表示,不愿苟同目前的学报体制腐败现象,不参与影响因子造假勾当:“为了提高刊物的影响因子,眼下一些地方的一些学报居然串通起来相互引用,或者干脆要求作者本人安排引用,实在无耻至极。拜托了!我们的学术已经够乱的了,作为学术阵地的大学学报就不要乱中添乱了。”
虽然在这场风波里,CSSCI作为一个技术性的引文数据库背起学术评价体系不公的黑锅,确实有点冤。但是我们不得不重视在目前行政力量凌驾学术力量之上的普遍状况下,对于学术成果的选拔考核,有太多的问题。
从学生到老师、从培养模式到评价机制,现在的“大学”面临着很多问题,也将遇到更多的挑战。面对满目疮痍、“唯功利不遗余力”的“大学”,我们不禁发问:
这还是我们朝思暮想的“大学”吗?
不知道这个时代,是否还有会再出现那个“在明明德,在亲人,在止于至善”的“大学”?
我们希望如是。
因为这是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从牙牙学语起就憧憬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