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① 先来看借方的科目都有什么?
银行存款
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再来看看贷方的科目多有什么呢?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销项税额)
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性房地产
天马行空的唠嗑模式开始啦:
第一条。例题6-9甲企业为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20X7年3月10日。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租赁协议,将其开发的一栋写字楼出租给乙企业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20X7年4月15日2057年4月15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余额为45000万元,公允价值为47000万元。这是4月15日的。数字。20X7年12月31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48000万元。20X8年6月。租赁,期届满。企业收回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并以55000万元出售,出售价款已收入。甲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不考虑相关税费。
第二条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先不看账务处理呢,题目都没有搞明白呢。再来一遍题目。甲企业为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20x7年3月10日,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租赁协议。将其开发的一栋写字楼出租给乙企业使用。也就是说。它是一项投资性房地产,对吧,出租给乙企业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20X7年。4月15日。20X7年4月15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余额为45000万元。这里的账面余额该怎样去理解呢?在4月15日的这一天,开始租赁了,租赁期已经生效了。账面余额为45000万元。这个账面余额要注意 。
第三条儿。该写字楼的账面余额为45000万元,这个账面余额该怎么样去理解呢?该怎么样去理解?这个账面余额可不可以理解为公允价值?记录了,账面不是这样儿的,这个账面余额应该是扣除了。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的这些数字吧。这是一个猜测啊,这个账面余额我还是比较晕,比较“懵逼状态”。为什么用账面余额。我为什么会不理解“账面余额”这个东西呢?反正告诉你啦,账面余额是45000万元,公允价值为47000万元。20X7年的12月31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4800万。
第四条。公允价值47000万元,到了12月31日的话就变成了48000万元。20X8年6月租赁期届满。过了半年之后,租赁期届满了,企业收回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并以55000万元出售,这个时候呀。他出售了,就说明他进行了一个转换房地产的转换。是由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了存货。当成一种存货去处置了,这里也是这样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反正就是卖了,卖了55000万元,而且钱,出售款也收到了。甲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不考虑相关税费。
第五条。20X8年六月租赁期届满,企业收回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并以55000万元出售,出售款项已收。甲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不考虑相关税费甲企业的账务处理。是这样的。读到这里的话呢,我用了将近五分钟去读这个题目,但是对题目里边儿还是存在一些疑问的。存在一些疑问。大概是有一个印象了,我们来看甲企业的账户,处理甲企业的账务处理。本题的话呢,是一共罗列了三项,第一项的话是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这是一项。第二项的话是公允价值变动是一项。第三项的是出售投资性房地产,看来我的理解是错误的。
第六条儿。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出售投资性房地产,他是这样的一个三层的一个步骤。4月15日签订合同了。12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了。20X8年6月租赁期届满了,三个节点,三个节点。先来看。第一个时间节点的账务处理是二零某七年4月15日。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情况。借方的话呢,是47000万元,也就是公允价值,是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
第七条。4月15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余额为45000万元。公允价值47000万元。这一块儿他用的是借方投资性房地产,破折号儿成本。47000万元,公允价值。这个公允价值啊是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的。47000万元,贷方的话呢,是开发产品。从存货或转换成了投资性房地产。对吧,房地产开发企业。那他是作为存货去出售商品房的,对吧。那开始租赁日,也就是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这一天。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的话是公允价值,开发产品就是账面余额。
第八条。开发产品。账面余额45000万元。45000万元和公允价值47000万元,比起来的话,公允价值是大于账面余额的。所以说,这里用的是贷方其他综合收益。2000万元2000万元,在前面的话是提到的,写在贷方属于。属于存货对应的科目呢,就是开发产品,其他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的话,是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比较的差额。那么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这个时候呀,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呢,也就是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就是当日的公允价值,因为它是采用公允模式入账吗?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