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之前我看过一篇文章,很励志很鸡汤,中心思想就是说人不能亏待自己,说锻炼就要锻炼,说读书就要读书,说赚钱就要赚钱,说努力就要努力,说开心就要开心,说悲伤就要悲伤,说独立就要独立,说顾家就要顾家。
说锻炼,那就是三天马甲线五天腹肌能走马;说读书,那就是一年百本读物不在话下,说赚钱,那就是投什么赚什么绝不含糊,说努力,那就是目空一切(真不是贬义)认真学习,说开心那就是哈哈一乐笑看众生,说悲伤那就是一杯咖啡一场人生,说独立那就是谁都不能让我跪着,说顾家那就是天上下刀子阻止不了我归乡的决心。
整篇行文给我一种知觉上的感触,很熟悉,后来我仔细思索了一下便回忆起类似的感觉:有一天我回家路上碰到个猫咪,很可爱,我想摸摸她,但是她的眼神很..很让我感觉我要是过去了她准挠我。但是我不甘心啊,我就买了根火腿肠回去找他放在他面前,我很紧张,我觉得她可能也很紧张,我俩就僵持不动,然后没过一会儿走来一个老奶奶,看了看我看了看猫。
然后老奶奶做了一个至今让我很难忘的举动:她把香肠外皮拨开了,掰碎了喂猫,然后用很诡异的眼神看了我一眼,我不服,但是毫无卵用。
实话说我并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感觉上的雷同倒是给了我一些启迪:有些事情我们可能做的确实挺逗的,但是这最真实的地方就是我们面临了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在紧张的时候,确实有些事情正在失控。
作为一个平庸的人,我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做什么成什么,但是作为一个读书爱好者(不敢自称读书人)我知道一年读一百本书是什么概念:我听说有人读书,类似于学生时代划重点,就是专找能发出来的,能拍照的内容拍照然后发网上,看看书评拍个封面外加一个无懈可击的微笑,这本书就算是O了个K了。
但是在我眼里,读书是一个静心的事情,我不必知道书中的每一个细节背后所蕴含的意义究竟几何,但是读书这个过程是一个缓慢享受的过程:一年一百本,我接受不了,但是我能想象的到。
看过了太多的成功,就容易怀疑那些成功者为什么如此热爱分享自己的成功:被人关注,被人崇拜的感觉真的好美。但是我也会在类似的文章中下面的评论里找到不同的声音,他们与我一样表示出了怀疑:为什么你们都是电影里的主角,而我的人生怎么就活不过三集?
自己也曾经试图找到过一些蛛丝马迹,但是想想觉得毫无意义,毕竟有人在说,有人在看,现在的社会界定一个人成功,可能(我见识少,不敢说肯定)就是按照关注度然后转化出某些利益后再做了那些我只能通过想象和道听途说得知的空中楼阁的模样。
而那些跟我一样为此提出怀疑的人们,似乎跟我报以不同的心态去观察这些成功人士的言辞举措:似有欣赏,似有感伤,有时恨不得要扒开电脑屏幕去一探究竟,有时又表现出一种非常崇拜的感觉,但行动上却有一些不易被发掘的瞧不起。
我相信他们不是一类人,但是他们跟我一样都是看客,都是基于难以相信的态度去做一个看客。看着那些成功的人究竟在说什么,究竟在做什么,究竟在哪里喝了咖啡,究竟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他们何等与众不同的思想和观点。
写到这里,我不自觉的想起那只猫咪,如果她听得懂人话,我真想跟她商量一下:
妹子(我觉得那猫是母的),咱俩商量一下,我给你个火腿肠,你让我摸摸你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