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在思考一个主题,“新时期质量观下学校如何改进德育?”
中国德性教育做得不好,或者与西方国家相比,感觉学校对儿童的品行养成存在一定差异,一是因为不同文化背景;二是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三是对德育,可能存在内涵上理解的不同。学校、家庭,共同引导学习如何过好公共生活,这是核心主题。
我的想法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是行为先知识其后,即先行后知。所以儿童的德育,必须是示范、训育、讲解、领悟、知行。那么,谁是示范者?德育首要的示范者是父母、明师(一个善良的、通达明理的老师)、同伴。训育,侧重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具体而言,是时间管理、身体管理、情绪管理等;讲解,以故事、图片、人物传记等传达,在日常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劳动、学习等中领悟、体验即做中学、悟中学。
终身学习理念、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育质量观是不同的。新时期的教育质量指向所有学校场域、家庭场域中的家长、老师、学生均为成长者、学习者,最后的结果是人的发展性、自觉性。
作为示范者的家长、老师,基于理念的不同,则要求不同。东方哲学里,教师在教育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教师不仅应该有教学技巧、内容等的储备,还要具备极高的道德水平。从这个角度而言,当下的大多数老师不可能是“明师”,因为学识修养达不到“明”的水平;而在西方哲学中,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教师更多是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因此,家长、教师和学生互动中,也在不断变化、发展自我。
其次,东方哲学认为,不存在某种固定的教育目的,教育是一个人内在本质的发展,是过好现实生活和来世美好生活的必需。因此,中国对品性的实现,在于沉思内省,强调静思,目的是唤醒每一个人的心灵,通过打坐、心印、参禅,帮助个人达到顿悟,寻求内心的平静丰满而非社会的变革。而对西方哲学来说,教育的进步意味着好的前程、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等。因此,认为一个人应该不断的增加自己感觉经验的数量,从而去收集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以证据说话,崇尚“契约精神”。
最后,东方哲学中的教育注重口头交流、观察自然、朝圣、阅读宗教文学、瑜伽等,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一致。而西方哲学重辩论、实践操作、自主学习等教育方法。落实在德育的实践操作层面上,就存在必然的差异,对应的评价方式显然也有所不同。
在我看来,学生德性涵盖了:学会生活、热爱生命、投入学习、公共管理。
补充说明:
第三章:《东方哲学、宗教和教育》主要探讨了中国、中东、印度的宗教,以及对教育目的、教师、课程及教学方式带来的中西差异。
推荐同步阅读,《人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