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瘾

好吧,Anyway,总要醒来吧~

有些激情散却过后的落寞感,说实话。

似乎又得用些矫情的开场白,才足以为我接下来不知絮叨几篇的淋漓做个序。

如果说青岛的“海梦”之旅是一场二十余年的得偿所愿,那秦皇岛的“海瘾”之旅则像是一次灵魂必经的蓝色朝圣。

为什么要去看海,什么时间看海,和谁去看海,看过一次海和看过两次、三次、四次…的人有什么不同…

是不是从小若生长在海边,对那片“汪洋恣肆”便不会那么汹涌澎湃?不知道,反正很是羡慕那些住在海边的同学,朋友。

也许,不曾独自在6月的海边,任咸湿的海风肆意拂乱你的头发,不曾听过夜色下由远及近的汽笛声缓缓而至,不曾见过有人对着大海“咆哮 嘶吼”,却最终都被一个接一个翻滚而来的浪头吞没、打碎,不曾见过有人在海里尽兴地乘风破浪,你就不会变得那么假装得“风平浪静”。


后来,走的路多了些,眼里的汪洋似乎越来越深蓝得不可捉摸,“真有人懂那座岛上的图书馆吗?”以及“它明明那么孤零零的 为什么吸引了那么多人?”“去的人是去拍照打卡还是真的认为和她惺惺相惜?”

其实有些偶然啦,不可否认,在选择美好事物的路上,难免趋同。决定,还是去看看她,看看海边的她。


怎么办呢?在面临遥远的暂住地和目的地的路上,在面临公交车上被挤成沙丁鱼罐头的现实里,在差点打不到车回住处的傍晚,在有人甚至在公车上怒斥司机大姐,声称心脏病突犯要下车,下车疯狂“咆哮”的时候……我安慰自己“最好的风景往往需要翻山越岭不是吗?”


其实这有关“期待”啦,近一年以来在努力学一件事情——降低对外界的期待。

本来就抱着主要能去看看阿那亚,顺便看看山海关,鸽子湾的…当然其实还有一些~欲望这回事,其实无止境。

有点点失望,因为尽管提前半个月也没预约上“孤独图书馆”的门票,好在阿那亚的开放时间在五一破例周一开了馆。


从后来的步行去看她的围挡“人生可以更美”,看见了“阿那亚小镇”,翻阅了几页单向空间里许知远的《十三邀》,真想在那里上班啊……看见小镇里浪漫的洋房,看见艺术中心里设计师们化思想智慧为神奇的杰作,看UCCA沙丘美术馆里有声有形的艺术展,看见了社区的马术表演……






其实,都抵不过我对那座海边图书馆的向往,以及她身边的海。

松软的沙滩上,汹涌的不止海,还有人潮,所以那一刻她应该不孤独吧,我想。

下一次,在心里暗想着,我还会来看你,在你不那么“风光无限”的时候。

直到那片海天一色的“浅蓝”涌入视野,直接在离它最近的地方席地而坐,听它诉说心事。



其实是安静的,任感官和那片无际流淌的蓝相拥,沿着你的眼眸,你的鼻腔,你的耳朵,直至淌进你的脑海里,心里。

它的庞大衬托着你的渺小,它的起伏拨动着你的起伏,它热情着你的热情,它嘶吼着你的嘶吼…当一排排浪潮齐头并进向你奔赴而来的时候,你会体会什么是毫无保留的热情,你忍不住去感触它虽凉却澎湃的温度,但潮水转瞬退去后,你又明白了“聚散”原来真是生态万物的自然规律。


但是,还是不愿醒来啊~

因为还有,生平第一次为了去看五点钟的鸽子窝日出,起了大早(以前是加班),那种被海风吹到冻出眼泪,手冻僵直还兴奋地在镜头里捕捉那枚“咸蛋黄”诞生过程的感受,真是不要太美妙~




对了,那一瞬间想到了巴金的《海上日出》,哈哈。

像在作一幅画,从调色、研墨、涂抹,到最后海鸥排云而上,高光渲染。又像饮一壶酒,从微醺、酣畅,到最后高声放歌。

我的朋友们,有时间有机会趁年轻,请出去走走吧~你不去那里,你不会知道原来秦皇岛人说话是东北味儿,除了海鲜还是海鲜,哈哈哈,不过还是没吃成…

以及玻璃博物馆里出乎意料的再一起斑斓梦境…


最后,十分有幸再次遇到了一位上海的小莓莓~一路走来,我又多了一个旅途的盆友,无比幸运。

嗯,下一站,在路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