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过渡期。在这五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涌现了大量的英雄豪杰,也出现了数不胜数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艺术家。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经历了大变革,大调整,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极其剧烈的变化,改变了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重新塑造了以后中国的政治格局。
首先,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井田制遭到了瓦解。铁农具和牛耕得到了推广,农民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而且土地不断被开垦出来。生产工具的更新,土地的开发,让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和新兴阶级的出现成为了可能。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旧式生产关系不断破坏,奴隶主贵族的经济地位不断下降。而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实力在这个时期不断壮大,对改变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的要求越加强烈。这就意味着,在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不断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逐步登上历史舞台。与此同时,手工业与城镇商业不断得到繁荣发展。
其次,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奴隶主贵族的地位不断下降,社会的发展要求逐步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不断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加上当时周王室日益衰微,诸侯混战,周天子对天下的控制能力大大下降,分封制和宗法制不断遭到了破坏,礼崩乐坏,等级秩序荡然无存,这迫使需要一种崭新的政治制度整合人心,凝聚力量,实现天下一统,早日结束混战分裂的局面。于是,在各诸侯国富国强兵目标的推动下,以选贤举能,奖励军功的激励制度逐步取代世卿世禄的贵族垄断制度,以俸禄制逐步取代封邑制,以中央集权制度取代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制度。所有这些,都要对旧制度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春秋时期主要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的战争主要以兼并为主,战争更加频繁。为了实现富国强兵避免失败或成为被他国兼并的对象。各诸侯国纷纷改革变法,努力发展生产,增加人口,训练军队,增强势力。
最后,在文化领域,士人阶层崛起,在社会上活跃了起来,并受到了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私人讲学风气兴起,民间办学兴盛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那时候,思想文化出现了繁荣景象。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相继诞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提倡顺应时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当时各国变法图强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是一次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是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影响了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奠定了较早的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