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嘱我,忍
母亲叫我,忍
忍是心上的的一把快刀,忍是利刃下的点点殷红。
早年,一位据说已参透世相的江湖高人也叫我忍。一语成谶。如果一时没忍住,便让我在刀的锋芒、火的烈焰中趟了很多次,滚了很多年。
近有诤友推荐我十四字良言,“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能捺住即成名”。似乎说的还是“忍”,中国人的心世界,看来绝不能离开“忍”字了。
子夜因酒而不眠,辗转于卧榻,终有灵光一现:
让国人兴奋了几百年、明白了几百年、痛彻了几百年也留恋了几百年的几本书,通篇都写满了一个“忍”字:
三国名是写“智”,实为抒伟男“志”。一言不合,天下三分,是不屑于“忍”;
水浒名是言义,实为明节。浩气存于天地之间,皇帝老儿也不在话下。是可忍孰不可忍,终是没忍住。
红楼看上去是言“情”,字里行间全透着“势”,得势者风光奢靡,失势者寄人篱下、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徒吟“好”“了”,最不忍看。
西游貌似怪力乱神,合上书,闻得全都是“道”,道为法则,道即规矩。逾矩者,虽逍遥一时,“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终逃不出如来的掌心。虽然存在即是合理,世间可视之物皆有道,然道可道非常道;道之不存,焉可为物,所谓“道不合,不相为谋”,最后还是万法归宗,天庭听封,受赏极乐……如此看来,还是一部忍经。
父亲嘱我忍,常说“张公百忍,我有千忍”,于生活于仕途。他是用“忍” 之智,顺利走完“忍”的大半生。
母亲叫我忍,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一辈子的光阴,忍一忍就过去了”,一辈子忍下来,四世同堂,儿孙绕膝,四邻皆赞,仰羡不已。
看来“忍”字对我的意义,真是太大了,于是余生中,但凡有一星半火的希望,我就要一直忍下去,哪怕世人哂我“是可忍,孰不可忍”。咽下那口气,吞下不堪的人、不堪的事,给自己一片春光,抬头就是满眼的绿呀……
最近有兄弟说,世间还有一术,鬼谷子亲传授受的真经,是为“真忍”,看来“真忍”就如“真的龙”,平时,凡眼总是看不见的,一旦看见了,飞龙在天,所向披靡,快意至极,其实很快就要没有力量了。
能忍真无敌,致虚极守静笃。
所以我也要去看一看,读一读、炼一炼。说忍就忍,忍天下能忍之人,看尽人间看不尽的风景
忍住便是捺住,忍不住,我往世间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