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关于孩子教育的文章,觉得很有道理,与老公分享。“老公,你以后和孩子说话时,要用这种方法。” , 老公说:“我怎么觉得你在批评我?”。我很委屈,我没有啊,我就是想和你分享一篇好文章呀,为什么你觉得是批评呢?
一早上班看见同事感觉她状态不是很好,想关心她一下,说:“你不开心吗?”,同事一怔,面无表情的说:“没有呀!”。我是真的出于关心,为什么没收到良好的反馈呢?
一次心理学的培训课,老师让大家互相说说上次课的感受,我对一位同学说:“上次课,你给我很大压力”,那位同学说我在攻击他,天呐,我真的是在说感受,为什么他觉得我是在攻击他呢?
我们在生活是不是也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原本是真心的分享、关心和谈感受,在他人听来却是批评、指责或是攻击。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在沟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边界”,也就是属于自己的空间,我们的表达都应该站在自己的边界里,而不要侵犯到对方的空间。如果表达跳出了自己的圈子,站在了对方的领地里,对方自然会感到不愉快而阻抗,这时他不会听你说的是什么,只会因自己的边界受到侵犯而感到不愉快。
在沟通中,如何避免侵犯到他人的边界呢,很简单,只要记得一点,说话要以 “我”开头。
以“我”开场的沟通,始终站在自己的圈子里交谈,不跨越对方的边界,对方没有感觉到侵犯,交流自然会顺畅的进行下去。
我们再回到前面,试试改变一下说话方式,对方还会那么排斥吗?
“老公,我觉得以后可以用这种方式和孩子沟通”
“**,我觉得你今天不开心”
“上次课,我从你的谈话中感到了压力”
我始终站在自己的边界里沟通,这样的交流,是不是让对方觉得舒服了很多。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说话,我们特别爱听,而有一些人一开口,我们就不想再往下谈了,我们可以观察一下那些我们愿意继续交流的人,他们说话更多的是以“我”开始,而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