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终极主题营招募的最后两个小时的时间内,毅然地打破自己内心的顾虑,报名参加了终极主题营,在进群之前还一直在顾虑自己是否可以真的完成打卡任务,毕竟临近年尾,事情越来越多。而现在,10天的打卡顺利结束,也证实了自己原来可以这样。
一、作为班长
打卡第一天,由于群里的老铁都比较忙碌,有的老铁身兼点评组、数据组的身份,有的老铁因为自身事情比较忙,所以班级里的班长迟迟为选出,经过晴天排长的鼓励,我自荐成为班长。说实话,自己自荐的那一刻我那没做好成为一个班长的准备,但不尝试怎么能够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胜任呢。第一天全员打卡结束后,由于不会使用投票小程序,而导致第一天的班级投票很糟糕——通过图片的方式投票,并没有让群里的老铁们都有所响应。
第二天全员打卡结束后,尝试着试用了投票小程序,但没能添加老铁们的打卡图片,十分不利于老铁们的投票。第三天才完成了一个看起来还算圆满的投票。第四天第五天一切正常照旧,但出现了多次平票的状态。经过班级老铁的商量,最终将投票设置为可以选择两个最佳。直至打卡结束,投票都没出现问题。
需要反思的是,前几次的投票自己存在很强的应对心里,只管完成这个任务,而不论这个任务完成的是否完美。自己对投票缺乏一定的思考,没有考虑到可能发生的问题,没有凡事多想一步——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投票的便利性。
二、作为营员
每天的分享基本上都是下载下来,在上班或者下班的路上反复的听,由于自己之前考试练就的倍速听音频,所以每个音频至少我都听了三次。每一次听分享的感觉都是很不一样的,有时候第一次听对这个点有所感悟,第二次听对另一个点也有所感悟,再次听又会对另一个点有所感悟。于是每天的打卡成了我的一大难题。
在前面几天的打卡过程中,我基本上处于对分享的记录阶段,记录的多,自己的感悟少。而在第六次分享的时候,我听到了对分享中某个案例的感悟也可以形成自己的打卡,并不是非要用记录的,因此简单的记录可能会形成短期记忆,而对某个案例的感悟,可能就是如同猫叔所说的践行笔记的性质,让自己对这个案例形成分析,然后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因此在后面几天的打卡中,我的关注点基本上都是分享中的某个案例,或者某句话,而不是对整个分享做记录。这样会让自己更加着重的去分析某个案例或者某句话,进而形成自己的新思维或者指导行动的方式。
三、作为自己
十天十场分享的思维洗礼改变了我的许多观念,让我对某些事物有了更为清晰的看法。有了一种不急不慢的焦虑感,但能确定的是,这种焦虑感带给我的改变是深入观念层面的,我确信其可以让我进步,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入营前自己所设想的不能完成打卡的障碍也确实发生了不少,比如自己的实习面试考核在打卡的第七天来临了,在完成好打卡之后,立马进入了复习,所说面试完成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理想,但还是要感谢面试的考核官给予了我合格的结果。
在打卡的第九天,从下午开始就一直陪着主任在外东奔西跑面对各种应酬,一度以为今天的打卡完成不了,所幸自己还是利用间隙完成了自己的打卡,直到23:30才到家。
反思自己:想自己的阻碍并不是不可以,但千万不要因此而担心害怕,想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面对方式。如果多想反而让自己更加担心害怕下不定决心的话,那就干脆不要想了,直接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去解决所遇到的阻碍,因为这时的阻碍比你想的阻碍对你的威胁效果要小的多。我们的痛苦源泉来自于想的太多而做的太少。
借着最后总结的文章再次表达一下自己第十次打卡的承诺:彻底戒掉网游,让自己回归正常。
平凡如你我,努力如你我,看似有点遥不可及,但如果不去尝试一下,怎么能够证实自己做不到呢?因此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自己喜欢多想障碍的毛病,因为自己想着想着就会让自己心里的放弃感占据主导地位,然后反过头来安慰自己,算了把,就这样把。
不,我偏不。哪有什么注定的事情,只有大概率的事情。所谓的概率论看似很吓人,但也只是看起来有点吓人而已,你,我终究不是被吓着成长的,而是主动要求成长的,因此所谓的吓不如换个角度来看,吓=能够有所方法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