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湖南卫视的一个节目《我家那闺女》,爸爸们坐在演播厅里,看女儿们的日常生活,并根据女儿们的情况讨论各自的看法。
其中,被提及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婚姻。
爸爸们都希望女儿们早点结婚,他们的一致看法是,到了什么年龄就应该做这个年龄该做的事,越晚,越不利于幸福。
爸爸和女儿们每每谈起这个话题,女儿们都是一脸无奈。因为催婚,吴昕和父母还一度产生隔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催婚,成了每个人都逃不开的话题。
我想起了在我二十五六岁的时候,才毕业没多久,单身。
每次跟爸妈通电话,总会问我有对象了没。而我每次都不在意的打着哈哈敷衍过去。
那个时候,我以为婚姻离我太遥远了,还不到时候,过几年再说。
直到有一天,放假回到家里,听到爸爸跟妈妈吵架:“女儿都多大了,你也不知道管她,到现在连个对象都没有!”
我惊掉了下巴。
对我的婚姻,父母都这么焦虑了吗? 前两年父母不是还坚决反对我早恋的吗?我不过也才大学毕业一两年而已,我真的有那么老了吗?
后来我跟朋友们聊这件事,才知道,他们大多数和我一样,都面临过同样的问题。
在父母的观念里,过了20岁,就该考虑结婚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催婚、相亲,七大姑八大姨集体围攻和炮轰,一家人坐在一起,就像审犯人一样,谈论什么时候找对象的问题:
你也老大不小的了,别再挑剔了,再挑就剩下了。
你要等到什么时候结婚?你看你以前的同学早就都结婚生孩子了。
你想要什么样的,我们帮着给你找。
未婚青年们苦不堪言,心身疲惫。稍微反驳两句,就会被说成,差不多就行了,别太挑了。
有的人为了不被催婚,过年过节甚至干脆不回家,主动申请留在公司加班。
父母当然是爱我们的,希望我们可以过的幸福。
可是进入婚姻,就一定会幸福吗?
记得刚上大学那会,跟高中的同学聚会,有个同学结婚了,家里安排的相亲。
我跟她很要好,问她,为什么结婚这么早?
她停顿了一会儿才说,“我没办法,我妈都给我跪下了,说我要不结婚,她就去上吊。”
我惊讶的脱口而出:“为什么啊,你不过才20岁?阿姨为什么要这样逼你?”
她沉默了很久,“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爸妈高兴就好。”
还有一个同学,也是20出头的年纪,和家里安排的相亲对象结婚了,两个人谈不上有多少感情,不过是顺从家里的意思。
有一天,她跟我说,我老公的小三找上门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劝她。
面对家里的催婚,他们顺从了,甚至跟不喜欢的人结婚,只为了满足父母们的要求。
可是,婚姻是一辈子的事,和没有感情的人组成了家庭,接下来的几十年要怎么过?
催婚的父母们,真的认为这就是幸福吗?
我只感受到了她们心中的无奈和悲哀。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害怕婚姻,我们只是不想仅仅因为家里着急,或者别人觉得你到了结婚的年龄了,就打乱了自己的想法,匆忙的结婚。
匆忙结婚的结果是什么?对对方不够了解,认识不够深。
彼此性格相投当然再好不过,如果三观相反,如何能幸福。
运气再差点,碰到个人渣,就毁了自己的一生。
曾经看过一个帖子,一个姑娘被家里催婚,不胜其烦之下,就嫁给了相处时间不长的对象。
结婚前,姑娘经常和闺蜜旅游、购物,生活的很惬意。
婚后,男方认为她的消费太高,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女方不仅没有出去旅游过,连偶尔在外面吃顿饭都成了奢侈,甚至有一次仅仅因为姑娘买了一个面包,男方就跟她大吵了起来。
两个人的工资都是中上的水平,本可以不过这样的日子。但是因为观念的不同,无法达成各自想要的生活方式。
一段时间以后,女方提出离婚。男方竟然把两个人的存款全部转走,还伪造了几十万的欠条,让女方赔钱。
女方当然不同意!男方就对女方各种威胁,泼脏水,甚至还对女方的父母人身攻击。
最后,女方为了息事宁人,结婚时自己父母给的10多万陪嫁不要了,结婚带来的自己的存款不要了,陪嫁的车子不要了,婚姻期间双方共同的财产也不要了,只要离婚。
这段婚姻对女方的伤害可想而知,很难想象她以后还有没有勇气进入下一段感情。
都说婚姻是第二次投胎,糟糕的婚姻毁掉的不仅仅是自己,甚至对父母也造成了伤害。
婚姻应该是两个人互相喜欢,彼此三观相符、情投意合,可以为对方牺牲和付出,愿意和对方组成家庭。
如果不是,一个人过也未尝不可。
幸福的实现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清晨照进来的第一缕阳光,可以是春日里的一滴小雨,可以是加班终于完成了一个项目,也可以是忙了一天,终于坐下来喝了一杯最喜欢的奶茶。
人生短短几十年,一晃而过,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按部就班的按照大多数人的路子走,父母可以给儿女们建议,但不要强迫他们顺从,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力。
活好当下,思考好未来,做自己该做的事,过自己的想过的生活,自己觉得满意,足矣。
end
说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