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月光族吗?这个月花完所有钱,数着下个月发工资的日子。你是卡奴吗?习惯各种消费都刷信用卡,月底却需要面对无数个账单。如果你有以上这些情况,实际上已经陷入贫穷的陷阱。如果还有透支消费的行为,更是陷在深坑里爬不出来。如何才能摆脱贫穷的陷阱呢?
1
警惕消费的动机
首先警惕冲动消费,我们容易冲动消费,大多时候是因为无法抵制消费的诱惑。然而消费能够诱惑我们,主要来源于心中的欲望和恐惧。
纪录片《消费主义的元凶》就提到,大家喜欢喝的维他命水饮料,公司宣传维他命水可以帮助人们健康,预防癌症等。我们以为购买饮料就是购买健康,实际研究表明维他命水并没有这些功效。
表面上看这些商品给予我们满足感,实际上大多时候是一种假象。
2
无法控制的消费行为
有时你知道自己消费背后的动机,却感觉很难控制消费的行为。
我们不知道的是,自制力就像电池一样也会耗尽的。《自控力》这本书里提到,自我控制就像肌肉一样,不断使用就会感到疲劳。你做出的每个决策,实际上都会消耗你的自制力。比如计划减肥,如果我们加班很累就无法控制自己,反而会放纵大餐一顿。
针对这个问题,《贫穷的本质》提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比如书里的农民需要购买化肥,最初总是很难存钱去购买化肥,但是如果在拿到钱的时候就去购买化肥,那么就会容易得多。
给自己定一个长期目标,购买一个重要的投资品而不是消费品,我们发现自己更能抵制消费的诱惑。就像大家还房贷,慢慢你会发现钱省下来了,资产也有了。
3
避免思维的贫穷陷阱
如果我们因为消费陷入贫穷的陷阱,思维上也容易陷入贫穷。
因为一旦你过多考虑消费,就很难有精力思考其他事情。对于这种情况,《稀缺》称为思维带宽变小。就像一个电脑的内存太小,运行速度自然会变慢。思维的空间太小,思考的质量也很难提高。
比如购买一个奢侈品,富人做出一个购买的决定,根本不需要思考太多,因为他有足够丰富的资源。如果你为了个奢侈品需要省吃俭用,甚至冲动刷卡来透支消费。你的思维带宽就很小,除了金钱损失还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情绪成本。
所以我们需要给自己留点思维带宽。就像吴军说的那样“透支消费最大的危害还不在于将来能不能还上钱,而在于一旦习惯就不可能摆脱贫困了。因为这样的生活没有了冗余的时间、空间和资源”。
透支消费的你还会陷入一个怪圈,努力工作的目的就是消费,为了消费又不得不工作。你不敢考虑未来,也无法抓住好的发展机会。 就像马克思在他的手稿里写到的那样,“人的东西成为了动物的东西,动物的东西成为了人的东西的意义。”除了吃喝玩乐等物质消费,我们还是希望寻求点其他生活的意义吧。
参考:
《自控力》
《稀缺》
《贫穷的本质》
《吴军来信》三
视频《消费主义的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