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静下心来读了读殷德玺先生主编的“双减”背景下《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 读了这本书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真正的教育应最具人性,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在当今短视化的、功利性的社会中,教育教学片面追求学习成绩,忽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让教育与应有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秩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及《意见》)。伴随着《意见》的公布,教育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对于老师,课堂教学又要搞“双减”,又要教学质量?更要保证优秀率和升学率?
对于家长, “双减”到底是“减”了老师,还是苦了孩子和家长呢?会不会作业翻倍,会不会增了学生与家长的负担?
对于学生, 学生究竟能享受到多少“双减”福利呢?
各界反响不同,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国家推出了“双减”政策,让教育回归本源,让教育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是利国利民,利于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好事。如何将“双减”落实到“减负”而不“减质”,就成为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教师只有把握第一关键核心要素--“提质”,才能确保“双减”成功,即要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又要强化课堂教学这一教育主阵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