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写作方法论。回顾思想史的历史,阐述各种思想史写法,说明作者自己写作本书的缘由和写作的方法。关于思想史和其它学科尤其是哲学史和知识史的区别和联系,葛先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思想史的中心和边界在哪里——思想史究竟如何写?”。那么思想史的中心和边界——也即是思想史的射程范围、与别的学科的区分到底是怎么样的。在葛先生写作这本煌煌大著之前,思想史一贯被写成精英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的思想的历史,特别是重量级思想家的历史。那蕴藏在我们生活中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巨大的一般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很少涉及和研究。此外,在某些年代,由于没有出现重量级的思想家,思想史成了断代史,思想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被人为放掉了,飞走了。每个时代,思想都会影响着我们人类的生活,生活图景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背后都有自己的原因,生活为什么变成这样而不是变成那样也有它自身的逻辑。思想史,既要写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和配角,即有机会在舞台上表演的幕前故事,如那些天才们;也要写那些幕后人们的故事,他们也参与了演出,如那些历史地位不怎么高的二流甚至三流知识分子们,他们的观点代表了更多的人;更要去描绘历史的底色,即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观念、习俗、礼仪,葛先生称之为一般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
写一部有自己风格和视角的思想史,写劳动群众的思想史。希望能写出不一样的有自己视角作品。静静的写好,让思想的翅膀掠过大地,飞击长空。无论思想的缓慢蜗行,还是思想的爆炸式的飞跃,我都要去寻找到思想史思想变化的轨迹。写好一本书,完成自己的心愿,需要多读书,走遍千山万水,去寻找思想的真相,去拓展心灵的疆域。我也曾拜读过李泽厚先生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现代思想史》。一样的主题,不一样的风格和写作方法,给我不同的但是同样丰富的养分。这才是著作者对世界的贡献,它不一定要惊天动地,它表明作者自己思考过、触动过,它可能因为偶然的因素滋养过别人的心灵。我何以成为我,中国何以成为中国,这是思想史的一个核心主题。我们需要思想的力量,需要思想史的穿透: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制度法规,是潜规则还是显规则,是朝堂还是草野,是精英还是大众,是智还是愚。
当代中国,改革如洪流,是大势是必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14亿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是我们必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在当今世界话语体系中,我们应该发出怎样的声音,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值得期待,也更需努力。走遍世界,看尽山水,阅尽人间,追寻思想的脉络。
七世纪之前的思想图景——一般知识、思想和信仰的范式。思想史并不全是思想家的历史,更多是群众的历史。群众的思想才是土壤,才是水分。从三皇五帝到唐宗宋祖,谁写谁的史,谁想谁的事。我们尽可能还原贯穿在人类生存生活中的事情,比如现在的我们,是什么事影响我们这样想这样做呢?
时代越是久远,历史的可信性越是要存疑,就越是需要剥开历史的迷雾。七世纪之前,社会中普遍思潮是什么?我们是要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把握蛛丝马迹,弄清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原因,寻找现代中国更好的发展路径。
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我们一定尽力去弄清楚中国历史发展的逻辑,搞清楚各朝代兴潜规律,把以前因为狭隘的统治阶级过滤掉的掩盖了的部分真相还原。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开始了开挂的节奏,尤其是盛唐,气势恢宏。我们现在基本上搞清楚了唐朝得以建立和开启恢宏朝代的原因,五代十国到隋朝,历经混乱到短暂的大治,经过阵痛、积累和质变,唐朝开启一个时代绝不是偶然,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其中也必然有思想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假如说主流思想是长江和黄河,那么汇集成江河的必然是无数条支流。我们在过去往往钟情于描述主流的波澜壮阔,而无视或者是没有意识到支流汇集起来的它本身的力量和作用。比如唐朝让我们引以为傲的诗仙李白,他的惊人的成就能真切反映当时普通人的思想或者是生活方式中所蕴藏的思想吗?或许当时普通读书人所描写的文学造诣不太高的作品、还有当时在普通百姓口耳相传的谚语更能代表生活的主流。我们站在现在的时间支点上推测过去,是要冒很大风险的,要减少风险,除了进行思维的运动外,我们思想史著作者还要投入实践,着力搞清楚我们现在老百姓的生活逻辑及其包含的思想史材料。
此外,我们一定要借助考古学的发现,努力为思想史的结论提供客观的证据。尽管普通老百姓在古代留下来的遗迹比较少,但人类总能幸运地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考古学的遗迹或者遗物的证明力有效吗?普通群众的力量真的在思想史中起如此大的作用吗?精英分子的思想是主流吗?谁在解读那些遗迹或者是遗物?换一个视角,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思想的长河汇聚了多少条支流?每条直流沉淀下来了多少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