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和痛苦
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他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
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缺少了这一环,你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困难。(也是消除痛苦的重要手段)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
生活中,遇到问题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解决他们会带来新的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我们的心灵渴望成长,渴望迎接成功,而不是遭受失败,所以它会释放出最大的潜力,尽可能将所有问题解决。
推迟满足感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惟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他们将自尊自爱作为人生的起点,这比黄金还宝贵,我是个有价值的人,有了这样宝贵的认知,便构成了健全心理的基本前提,也是自律的根基,它直接来源于父母的爱。孩子幼年期就享受到父母的爱,成年后即便遭遇天大的挫折,幼年培养的强大自信,也会使其鼓足勇气,勇敢的战胜困难,而不是自暴自弃。……孩子童年时期能够得到父母的爱和照顾,长大后内心就会拥有安全感,所有的孩子都害怕被遗弃。
忽视问题的存在,反映出人们不愿推迟满足感的心理,直面问题会使人感觉痛苦,尽可能早的面对它们,意味着推迟满足感,放弃暂时的安逸和程度,较轻的痛苦,体验程度较大的痛苦,如此才会得到回报,现在承受痛苦,将来就可得到更大的满足感,而不谋求解决问题,将来的痛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也更长
承担责任
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加强责任,患有人格失调的人却不愿承担责任。神经官能症患者常常把我本来可以,我或许应该我不应该挂在嘴边,不管做任何事,他们都觉得能力不及他人,缺少勇气和个性人格失调症患者则强调我不能,我不可能,我做不到,他们缺少自主判断其承担责任的能力“神经官能症患者,让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调者却让别人活得痛苦”
我们力图把责任推给别人或组织,就意味着我们甘愿处于附属地位,把自由和权力拱手交给命运社会,政府独裁者上司,艾里克将其锁住的讨论纳粹主义和极权主义的专论命名为逃避自由,可谓恰如其分,为远离责任带来的痛苦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权力,实则是在逃避自由
希尔德博士在他的心理学研究前沿部分,这样解释一般病人寻求心理治疗的原因,他们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感觉自己不能够对付,或者改变现状,因此产生恐惧无助感和自我怀疑,大多数病人力不从心的根源在于他们想逃避自由,不能够为他们的问题,他们的生活承担责任,他们感到乏力,在于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力量,如果得到治疗,他们就会知道,作为为成年人,整个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他们接受这一事实,就会变成自由的人,无法接受这种事实,永远都会感到自己是个牺牲品。
尊重事实
努力越大,对事实的认识越清楚,地图的准确性就越高。相当多的人却对认识事实缺乏兴趣。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他们原有的地图窄小、模糊、粗略,对世界的认识狭隘而偏激。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绘制人生地图的艰难,不在于我们需要从头开始,而是惟有不断修订,才能使地图内容翔实和准确。
引自 尊重理实
首先他很难接受一个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值得信任的,他认为,如果冒险去信任他们,无疑是偏离了固有的地图,其次,要想修订地图,他必须重新评价他的父母,他必须承认,父母其实不爱她,他们的冷漠根本就不正常,他的童年也不正常,承认这些五一会给她带来剧烈的痛苦,第三,任何人都不值得信任,这一结论是他根据自身体验做出某种调整,这曾是他的痛苦感受,大大降低,把这种调整完全放弃,做出新的调整,对于他是异常艰难的事,他宁愿为过去的心态就是不能信任任何人,他还不自觉的产生主观臆想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信念,他强迫自己疏远所有的人,甚至不让自己同妻子过于亲密。
故步自封,逃避挑战,是人性的基本特征之一。 不管现实如何变化,我们都有自我调节的能力。逃避挑战是人类的本能,但不意味着它是恰当的态度,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做出改变。可想而知,我们不小心把大便弄到裤子上、我们一连许多天都不刷牙,想必也是自然的现象或行为,但事实是明摆着的:我们必须超越自然。和原始人相比,现代人已经发生诸多的变化,这说明我们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与生俱来的本性,发展第二天性。人之为人,或许就在于我们可以超越本性、乃至改变本性,尝试去做不合本性的事情吧
引自 尊重理实
在我看,来所谓心理治疗,就是“鼓励说真话”的游戏。心理医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病人说出真话。长时间自欺欺人,使人的愧疚积聚,就会导致心理疾病。在诚实的气氛下,病态的心理才能慢慢恢复。
保持平衡
大脑的高级中枢——判断力必须约束低级中枢——情绪,提醒后者稍安勿躁。
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放弃人生的某些东西,一定会给心灵带来痛苦。九岁的我贪恋风驰电掣,不肯放弃一时的快感,来换取转弯时的平衡,最终让我体会到:失去平衡,远比放弃更痛苦。不管是谁,经过人生旅途的急转弯,都必须放弃某些快乐,放弃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回避放弃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永远停在原地,不让双脚踏上旅途。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要在人生旅途上不断迈进,或早或晚都要经历需要放弃的重大时刻。……在心理治疗中,病人常常要在短时间内放弃“同等比例”的过去的自我。我在放弃了永远取胜的愿望之后,曾感到异常消沉——放弃某种心爱的事物,至少是自身熟悉的事物,肯定让人痛苦,但只有放弃过去的自我,才能使心智成熟;因放弃而感到抑郁是自然而然的、健康的现象。
很多人看心理医生,主要原因就是情绪过于抑郁。接受心理治疗前,他们的心灵就开始了放弃的过程,这一过程遇到困才使得他们不得不求助心理医生。心理医生需要帮助他们找到突破口,消除造成问题的障碍。但是,病人只渴望摆脱抑郁状态,却没有意识到,昔日的自我已不适应新的状况。病人抱怨说“我不理解,我的情绪为什么低落?”有时候,他们把抑郁状态归咎于其他不相干的因素。在意识思维层面上,他们不愿承认昔日的自我和处世模式急需做出调整和变更。他们也没有意识到,抑郁是一种显著的信号一一想适应新的状况,就要做出重大改变。他们的潜意识渴望面对事实,而且在潜意识层面上,已开始了放弃与成长的过程。潜意识总是走在意识之前对于某些读者而言,这可能难以理解,但这是千真万确的,它适用于某些特殊病例的治疗,也适用于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本书将在后面讨论)
引自 尊重理实
前面提到的最后一点,即放弃自我与生命本身,似乎过于残忍。因为现实的残酷性,我们感觉不管怎样努力,人生的意义都会荡然无存。西方文化强调“人定胜天”,自我价值高于天地,而死亡则是不可接受的,是一种奇耻大辱,难怪有人苦思长生不老之术,却不敢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实际上,人类只有适当放弃自我,才能领略到人生的喜悦。生命的意义恰在于“死亡”这一现实,这是哲学和宗教的核心。
引自 尊重理实
我们需要学习一种极为重要的保持平衡的心理技巧,我称之为“兼容并包”。这是促进心成熟不可或缺的工具。兼容并包,意味着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定,又要放弃自我,以腾出空间,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实现自我平衡。对此,神学家萨姆・基恩在《致舞神》一书中,做了恰如其分的描述:
“我必须超越现有的一切,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消除由个人经验产生的成见,才会获得成熟的认识。这一过程包括两个步骤:消除熟悉的过去,追求新鲜的未来。面对陌生的人、事、物,我需要让昔日的经验、当前的需求和未来的期待一并出席,共同“会诊”, 对我的需求和现实状况进行评估,做出恰当的判断和决定。为了体验新鲜事物的独特性,我必须以包容一切的
姿态,说服既有的成见和观念暫时让位,让陌生、新奇的事物进入感官世界。在此过程中,我必须過尽全力,尽可能呈现出成熟的自我、诚实的姿态、巨大的勇气,不然的话,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将是过去经验的再重复。为了体验所有人、事、物的独特和新鲜之处,我必须让它们进入我的灵魂,并且足扎根。我必须完全释放自我,甚至不惜把过去的自我完全打破。
引自 尊重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