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钢琴课,老师又是一阵狂批,老师明的在指责孩子,其实是在暗示家长。
上完钢琴课,在回家的路上,我一句话都没有说。外面下着雨,我走在前面,他跟在后面,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一样,只是默默地跟着我,一句话也没敢说。
回到家,孩子几次想依偎在我身边,但看到我脸色,又就悄悄的去做自己的事,他随手拿了一本书看了起来。
其实,我那样不只是针对孩子,也是在反省自己。前几天看了电影《摔跤吧,爸爸》,觉得深有感触。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一定是家长付出的更多,我没有做到更多,还怎样去要求孩子。
我知道练琴是一件非常艰苦而又枯燥乏味的事,就连大人都坚持不了,何况一个孩子呢?孩子哪有那个定力和控制能力。对于他来说动画片肯定好看,玩玩具肯定好啊!哪会去枯燥的练琴去。
我知道是我的方式方法不对,总是要求他去怎么做,而自己总在松懈的状态,没有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练琴可以说:“十个孩子里面,有九个孩子都是不喜欢练得”。之前也有老师做过调查,问了好多学琴的孩子,说你喜欢练琴吗?孩子的回答都是:“我喜欢听美妙的琴声,但不喜欢练琴。”
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从四岁开始就特别喜欢钢琴,每天吵着让她妈妈给她报钢琴班。后来她妈妈就给报了,那个女孩属于很有天赋的那种,刚开始每天练琴时间都在一个小时以上,后来也有喜欢变成了负担,每天大人不催,绝对不会主动去练琴。
有时候其实陪孩子练琴就是家长坚持的过程,家长坚持不了,孩子肯定会放弃,这是绝对的。
我也知道孩子很辛苦,每天写完作业,本来属于自己的一点点业余时间,可以随意安排看动画片或玩玩具,可是他还要无休止的去练琴,剥夺了他玩得时间。
他装作上厕所,躲在厕所玩玩具,也不肯出来。周末的时候,宁愿在床上装睡,也不愿早早起床。他知道起来就要开始让他学习、练琴。
孩子,我也知道你很辛苦,但是你现在不努力,以后就会很辛苦。我不愿你长大后埋怨我,说小时候自己不懂事不知道学,难道你们也不懂吗?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身边到处都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晚上,我和孩子认真的谈了一次,我说你到底想不想学钢琴了,他说:“学呢”,其实我知道他是想说:“他不想学”。但又不想违背我的意思,只好说违心的话。我虽然嘴上说着不愿勉强他,说不想学就算了,其实心里从没放弃过,还是想让他坚持下去。
如果遇到困难就想放弃,那就什么事都做不成,我也不想给他灌输这种思想。只有坚持才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但这条路注定是艰辛的,其实我有时候工作生活压力大的时候,也确实不想再管了,可是看看孩子,还是咬紧牙关陪他。
我想说:“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童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孩子,我们一起携手走下去吧!我不能放手,放手容易,但再抓回来就难了。我宁愿你现在埋怨我没心没肺。
孩子,妈妈永远陪伴着你。。